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水於东江皆臣妾,山到衡阳无弟兄。
两处经行都已遍,老夫谁更别关情。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东江的水如同我的妻妾一般,山到衡阳却没有兄弟相伴。两地的游历我已经走遍,年老的我还有谁能再牵挂情感呢?
注释:
- 水於东江皆臣妾:东江的水就像是我的臣妾,指的是对江水的亲近与依赖。
- 山到衡阳无弟兄:指在衡阳的山中没有兄弟相伴,表达了一种孤独的情感。
- 两处经行都已遍:两处地方的游览已经走遍,意味着经历丰富。
- 老夫谁更别关情:年老的我,谁还能再去关心情感呢?表现出一种对人生的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郁,宋代诗人,生平较少记载,常以清新脱俗的风格和深刻的情感著称。他的诗多描绘自然与人生的感悟,尤其在描写游历与孤独方面表现突出。
创作背景:
《倦游》创作于诗人晚年,反映了他在游历中的感受与对人生的思考。随着年岁的增长,游历的疲惫与孤独感愈发明显,诗中流露出对过往的回忆与对未来的无奈。
诗歌鉴赏:
《倦游》是一首深具哲理的诗作,通过水与山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旅途的感慨与孤独。诗的开头以“水於东江皆臣妾”引入,形象地描绘了东江水的柔情似水,如同身边的陪伴,流露出诗人对自然的亲近。而“山到衡阳无弟兄”则转向了孤独的反思,诗人感慨在游历的道路上,兄弟的陪伴已然不在,内心的孤寂顿时显露无遗。
诗的最后两句,“两处经行都已遍,老夫谁更别关情”,更是将主题深化,表现出诗人对人生的审视与思考。游历的丰富经验并没有带来更多的关怀,只留下一种无奈的感伤。这种情感的表达非常细腻,既有对过去的怀念,也有对未来的迷茫,令人深思。
整首诗语言简练而意蕴深远,既有对自然的描写,也有对人生的哲学思考,体现了宋代诗人独有的情怀与智慧。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水於东江皆臣妾:诗人将东江水比作自己的妻妾,展现了对自然的亲近和依附之情。
- 山到衡阳无弟兄:在衡阳的山水中,诗人感受到孤独,缺乏亲兄弟的陪伴,暗示对亲情的渴望与失落。
- 两处经行都已遍:诗人已经游历过这些地方,经历丰富,感慨时光的流逝。
- 老夫谁更别关情:诗人年老,感到对情感的关心已无力,表现出对人生的无奈与感慨。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江水比作“臣妾”,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依赖和情感。
- 对仗:上下句之间形成对比,增强了诗的韵律感和情感的对立。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与孤独感,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无奈,传达了深刻的哲理与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水:象征着柔情、依赖与无尽的流动。
- 山:象征着坚固与孤独,体现了诗人的情感归属。
- 游历:代表着人生的经历与感悟,反映了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
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诗的情感基调,展现了诗人对于人生旅途的深刻认识与感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水於东江皆臣妾”中的“臣妾”是指什么?
A) 兄弟
B) 自然
C) 妻妾
D) 朋友 -
诗中提到的“无弟兄”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快乐
B) 孤独
C) 幸福
D) 满足 -
诗的主题主要是关于什么?
A) 自然风景
B) 人生的孤独与感慨
C) 爱情的美好
D) 兄弟情深
答案:
- C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庐山谣》
- 王维的《鹿柴》
- 杜甫的《登高》
这些诗作均表现出对自然的描绘与对人生的思考,主题与《倦游》相似。
诗词对比:
- 陈郁《倦游》 vs. 李白《庐山谣》:两者均涉及游历与自然的描写,但《倦游》更侧重于孤独感,而《庐山谣》则更多表现出对美景的赞美与豪情。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华诗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典诗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