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上林归鸦
作者: 陈郁 〔宋代〕
夕阳鸦背斂残红,
万点飞归傍帝宫。
应是上林棲宿隐,
可曾惊散月明中。
白话文翻译:
黄昏的夕阳下,乌鸦背影收拢了最后的红霞,
成群的乌鸦飞回了帝王的宫殿。
这应该是上林苑中栖息隐蔽的鸟儿,
不知它们是否在月明中惊散了呢?
注释:
- 夕阳:指落日,象征着一天的结束。
- 鸦背:乌鸦的背影,形容它们在夕阳的映衬下。
- 残红:指夕阳西下时,天边残留的红色云彩。
- 万点:形容数量之多,成群的意思。
- 傍帝宫:靠近皇宫,寓意乌鸦归巢的地方。
- 上林:指上林苑,古代皇家园林,寓意幽静的栖息地。
- 棲宿隐:栖息和隐藏,形容鸟儿在此处安静地栖息。
- 月明:月光明亮的夜晚。
典故解析:
“上林”指的是古代的皇家园林,上林苑是专为猎取鸟兽而建的地方,象征着繁荣与宁静。诗中的“帝宫”则暗示了权力中心,与自然的宁静形成鲜明对比,反映出人与自然的关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陈郁,宋代诗人,作品多以自然景物为题材,风格清新婉约。其诗歌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经济繁荣,文人对自然的关注与描绘愈发流行。诗中描绘了夕阳下乌鸦归巢的景象,传递出一种归属感与宁静的氛围。
诗歌鉴赏:
《上林归鸦》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的诗,诗中通过夕阳下乌鸦归巢的意象,展现了宁静的黄昏时光。诗的开头“夕阳鸦背斂残红”用简练的笔触描绘了落日的余晖和乌鸦的身影,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接着“万点飞归傍帝宫”,将乌鸦成群归巢的景象与权力的象征——帝宫相联系,形成了自然与人造环境的对比,暗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最后两句“应是上林棲宿隐,可曾惊散月明中”,则引发了对乌鸦栖息地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和归属的哲学思考。这种对自然的观察和内心的感悟,使得整个诗篇充满了深邃的意境,令人回味无穷。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夕阳的余晖映照着乌鸦的背影,红霞渐渐收敛,暗示日暮的来临。
- 乌鸦们成群飞回皇宫,象征着归家与安全感。
- 上林苑作为鸟儿栖息的地方,表现了自然的隐秘与安静。
- 最后提问式句子,带有思索的色彩,暗示着自然与月色之间的微妙联系。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乌鸦与夕阳的红霞对比,增强了画面感。
- 对仗:上下句之间的对称结构,增强了诗的韵律美。
- 拟人:乌鸦被赋予了情感,强调了它们的归属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归属和自然宁静的渴望,反映出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
意象分析:
- 夕阳: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
- 乌鸦:象征自由与归属,代表自然界的生命。
- 上林苑:皇家园林,象征着自然与人类文明的交融。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上林”指的是什么地方? A. 一个城市
B. 皇家园林
C. 一片田野 -
诗的主题主要体现了什么? A. 对战争的思考
B. 对自然与归属的感悟
C. 对政治的批判 -
“万点飞归傍帝宫”中的“万点”形容什么? A. 乌鸦数量之多
B. 星星的数量
C. 夕阳的光点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夜泊牛津》
诗词对比:
- 比较陈郁的《上林归鸦》与杜甫的《春望》,两者都表现了自然景色,但陈郁更侧重于黄昏的宁静与归属感,而杜甫则更多地反映了国破家亡的忧伤,展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代诗词解析》
- 《唐宋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