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 天后宫灾》

时间: 2025-01-17 08:46:33

绣陌春灯梦不回,眼中金碧旋成灰。

火催丹驭灵妃去,风送饧箫羽客来。

空涕笑,漫惊猜。

百年谁见尾闾开。

血云染出鬘天影,一样红妆但可哀。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绣陌春灯梦不回,
眼中金碧旋成灰。
火催丹驭灵妃去,
风送饧箫羽客来。
空涕笑,漫惊猜。
百年谁见尾闾开。
血云染出鬘天影,一样红妆但可哀。

白话文翻译:

春天的绣花小路上,灯笼下的梦再也无法回返,
眼前的金色和碧色仿佛瞬间化为灰烬。
火焰催促着丹色的驾车,灵妃离去,
而风中送来了箫声的羽客。
徒然流泪与微笑,漫无目的地猜测。
百年间,谁见过尾闾之事的开启?
血色的云彩浸染了天上的影子,
那样的红妆,实在令人心痛。

注释:

  • 绣陌:指绣花的小路,春天的象征。
  • 金碧:金色和碧色,这里形容美丽的景象。
  • 火催丹驭:火焰催促着红色的车驾。
  • 灵妃:指神话中的美丽女子或仙女。
  • 饧箫:饧是指一种甜食,箫是乐器,合在一起营造出一种轻快的氛围。
  • 尾闾:古代指神明的归处或结局。
  • 血云:象征悲痛的云彩。
  • 红妆:美丽的打扮,常用来形容女子的妆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寇梦碧,近代女诗人,生活在动荡的时代,其作品表现出对社会的深刻思考和对人生命运的关怀。她的诗词多用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女性独特的视角与感受。

创作背景:

《鹧鸪天 天后宫灾》创作于天后宫遭遇灾祸之时,诗人在此背景下,表达了对美好事物逝去的无奈和对命运的感慨。作品通过春天的意象与灾难形成鲜明对比,寓意深刻。

诗歌鉴赏:

这首《鹧鸪天 天后宫灾》以细腻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忆与对灾难的惋惜。开篇的“绣陌春灯”描绘出了一幅春日的美丽画面,然而“梦不回”则揭示了这种美好是不可逆转的,暗含着对逝去时光的无奈和追忆。

接下来,诗人通过“眼中金碧旋成灰”的描写,展示了美好瞬间的破灭,仿佛一切都在瞬间化为乌有。这种强烈的对比营造出一种悲剧感,促使读者思考生命的无常与脆弱。

诗中的“火催丹驭灵妃去,风送饧箫羽客来”则暗示了命运的交替与变幻。灵妃的离去象征着美好与幸福的消逝,而箫声的羽客则可能是对过去的追忆,也可能是对未来的期冀,形成了一种矛盾而又和谐的情感交织。

最后,诗人以“血云染出鬘天影”结束,展现了对命运的无奈与悲哀,红妆的美丽与血云的阴郁形成鲜明对比,传达出一种深沉的哀伤与无奈。

整首诗透过细腻的描写与丰富的意象,深刻地反映了人对于美好事物的渴望和对命运无常的感叹,具有强烈的情感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绣陌春灯梦不回:春天的绣花路上,灯下的梦再也无法回转,表现出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无奈。
  2. 眼中金碧旋成灰:眼前的美好瞬间化为灰烬,象征一切美好都已逝去。
  3. 火催丹驭灵妃去:火焰催促着红色的车驾,灵妃离去,暗示失去。
  4. 风送饧箫羽客来:风中送来箫声的羽客,似乎是对美好事物的追忆。
  5. 空涕笑,漫惊猜:徒然流泪与微笑,表示对命运的无奈和对过去的思索。
  6. 百年谁见尾闾开:历史长河中,谁能见证命运的结局?
  7. 血云染出鬘天影:血色云彩染红了天空的影子,暗示悲伤的情境。
  8. 一样红妆但可哀:红妆的美丽却令人心痛,反映出对美好的惋惜。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绣陌春灯”比喻美好时光的逝去。
  • 对比:美好与悲惨之间的对比,增强了情感的冲击力。
  • 拟人:风和火被赋予了人类的行为,增强了诗的生动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美好景象的描绘与灾难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命运无常和人生悲剧的深刻思考,展现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对灾难的无奈,具有强烈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绣陌:象征美好的生活与逝去的青春。
  • 金碧:代表繁华与美丽。
  • 火、风:象征着命运的变化。
  • 血云:代表悲痛与灾难。
  • 红妆:象征美丽,但也寓意哀伤。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绣陌春灯”主要象征什么?

    • A. 灾难
    • B. 美好的时光
    • C. 未来的希望
  2. “眼中金碧旋成灰”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幸福
    • B. 失落
    • C. 期待
  3. 诗中提到的“灵妃”最可能代表什么?

    • A. 美好事物
    • B. 未来的希望
    • C. 过去的回忆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比较《鹧鸪天 天后宫灾》和李清照的《如梦令》,两者都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命运无常的感叹,但前者更侧重于对灾难的思考,后者则是对个人情感的抒发。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近现代女诗人研究》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