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日登南阳驿门亭子,怀汉川诸友》

时间: 2025-01-14 21:18:59

朝来登陟处,不似艳阳时。

异县殊风物,羁怀多所思。

剪花惊岁早,看柳讶春迟。

未有南飞雁,裁书欲寄谁。

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人日登南阳驿门亭子,怀汉川诸友

作者: 孟浩然 〔唐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朝来登陟处,不似艳阳时。
异县殊风物,羁怀多所思。
剪花惊岁早,看柳讶春迟。
未有南飞雁,裁书欲寄谁。

白话文翻译:

今天早上我来到这个登高的地方,感觉和艳阳天时的景象完全不同。
这里的风土人情和我所居住的地方截然不同,心中对友人的思念愈发强烈。
看到剪下的花朵,我惊讶于春天来得太早;看着柳树,我又对春天来得这么迟感到疑惑。
还没有南飞的大雁,我想写信寄给谁呢?

注释:

  • 晨来:指早晨到来。
  • 登陟处:登高的地方。
  • 艳阳时:指阳光灿烂的时刻。
  • 异县:不同的县,指身处他乡。
  • 羁怀:被羁绊的思念。
  • 剪花:指剪下花朵。
  • :惊讶、感到意外。
  • 南飞雁:指南飞的候鸟,象征友人或远方的消息。
  • 裁书:写信。

典故解析:

“南飞雁”在古代文学中常被用来象征远方的友人和思念之情,表示诗人对离别友人的思念和寄情于自然的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孟浩然(689年-740年),字浩然,号孟山人,唐代著名山水诗人,擅长描写自然景观和抒发个人情感。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山水为题材,描绘人和自然的和谐。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孟浩然在南阳出行的过程中,正值人日(农历正月初七),他在外地感受到异乡的孤独与对友人的思念,表达了他对故乡和朋友的深切怀念。

诗歌鉴赏:

《人日登南阳驿门亭子,怀汉川诸友》是一首充满思乡情怀的诗作。诗人在早晨登高望远之时,感受到与艳阳天不同的氛围,暗示他内心的孤独与惆怅。诗中运用“异县殊风物”来描绘他身处异乡的感受,显示他对故乡的眷恋与思念。接着“剪花惊岁早,看柳讶春迟”,通过对花与柳的描写,展示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春天的期待,反映出他内心的矛盾与复杂情感。最后一句“未有南飞雁,裁书欲寄谁”,直接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渴望通过南飞的大雁传递自己的情感,但又因找不到合适的寄托而感到无奈,给人留下深刻的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朝来登陟处:清晨来到了这处高地,展现出诗人登高的情景。
    • 不似艳阳时:与往日阳光明媚的日子相比,这里显得格外阴沉,传达出孤独感。
    • 异县殊风物:身处异地,感受到不同的风土人情。
    • 羁怀多所思:思念之情因隔离而愈加浓烈。
    • 剪花惊岁早:剪花象征着春天到来,却让人感到意外。
    • 看柳讶春迟:柳树刚发芽,但春天似乎来得慢,表达了对时间的感慨。
    • 未有南飞雁:南飞的大雁未至,暗示无消息可寄。
    • 裁书欲寄谁:想写信却找不到寄信的对象,感情愈加孤独。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思念比作南飞雁,富有象征意义。
    • 拟人:花和柳被赋予了人的情感,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 对仗:句子之间的对仗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 主题思想: 这首诗主要表达了诗人对故乡及友人的深切思念,展现了他在异乡的孤独感与对春天的期待,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时间流逝的惋惜。

意象分析:

  • :象征着春天的来临与生命的活力,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惊讶。
  • :常被视为春天的象征,表示生命的复苏,也暗示了诗人对春天的期待。
  • 南飞雁:象征着远方的友人,寄托着思念与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登高的时间是: A. 昨天
    B. 今天
    C. 明天
    D. 不确定

  2. “未有南飞雁”中“南飞雁”象征什么? A. 美丽的春天
    B. 远方的朋友
    C. 自由的生活
    D. 时光的流逝

  3. 诗中提到的“剪花”让诗人感到: A. 高兴
    B. 惊讶
    C. 悲伤
    D. 无所谓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鹿柴》
  • 李白的《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同样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但通过送别的场景,展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
  • 李白《静夜思》:通过对月亮的描写,表达了游子对故乡的思念,情感上与孟浩然的作品相似,但表现手法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辞典》
  • 《唐代文学概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