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叠》

时间: 2025-01-16 22:29:03

生在荒山野水傍,可曾倚市更窥墙。

幽妍丑杀施朱女,高洁贤于传粉郎。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生在荒山野水傍,可曾倚市更窥墙。
幽妍丑杀施朱女,高洁贤于传粉郎。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生于偏远山野的人,他是否曾在市集旁倚墙而望?在这里,尽管有美丽却丑陋的女子施朱妆容,但他们的美与高洁远不及那些才华横溢的文人。

注释

  1. 生在荒山野水傍:出生在荒凉的山野和水边。
  2. 可曾倚市更窥墙:是否曾在市集边上倚着墙角偷偷地看?
  3. 幽妍丑杀施朱女:那些美丽与丑陋的女子,施粉朱妆的女子。
  4. 高洁贤于传粉郎:她们的品德与才华高洁远胜于那些只会传递粉色的郎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子翰,号东皋,宋代著名诗人,他的诗风刚健豪放,常以山水田园为题材,深受当时文人的追捧。他曾在多次的政治变动中保持独立的思想,留存了许多充满个性的作品。

创作背景

《二叠》写于刘克庄流亡时期,正值南宋时期,社会动荡不安。他通过诗歌表达对人生境遇的思考,体现了对美与才华的追求。

诗歌鉴赏

《二叠》以简练的语言、鲜明的意象展现了作者对美的独到见解。诗中先描绘了一个生于荒山野水旁的人,似乎是在探讨人们的出身与环境对其人生的影响。接着,通过“可曾倚市更窥墙”的提问,透露出对社会的渴望与对美好生活的憧憬。诗中提到的“幽妍丑杀施朱女”,不仅是对当时社会女性容貌的批判,也揭示了外在美与内在品德之间的矛盾。最后一句“高洁贤于传粉郎”则强调了内在品德的重要性,传达出作者对才华与品德的崇高追求。

整首诗结构紧凑,意蕴深远,展现了刘克庄对社会和人生的深刻思考,体现出他作为诗人的独特视角和对美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生在荒山野水傍:开篇即点出主人公的生活环境,表明其出身的孤独与偏远。
  2. 可曾倚市更窥墙:通过疑问的方式,引导读者思考,暗示对世俗生活的向往。
  3. 幽妍丑杀施朱女:将美与丑并列,揭示了社会对女性容貌的过度关注,进而引发对于内在美的思考。
  4. 高洁贤于传粉郎:强调内在品质的重要性,反映了诗人对真正才华的追求。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生在荒山野水傍”和“倚市更窥墙”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比喻:将施朱女比作美丽却肤浅的象征,突出了内外美的对比。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着对美与才华的探讨,强调内在品德的重要性,反映了诗人对社会风气的思考与批判。它表达了对高洁品德的向往,警示世人不应仅仅追求外在的美丽。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荒山野水:象征孤独与偏远,代表诗人对人世的疏离感。
  2. :象征繁华与喧嚣,表达对社会的向往。
  3. 朱女:代表外在美的女子,揭示社会对容貌的追求。
  4. 传粉郎:象征肤浅与庸俗的男子,暗示对才华的轻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荒山野水”主要象征什么?

    • A. 繁华
    • B. 孤独
    • C. 幸福
    • D. 和平
  2. 诗中“施朱女”的形象主要反映了什么?

    • A. 内在美
    • B. 外在美
    • C. 高贵
    • D. 忍耐

答案

  1. B. 孤独
  2. B. 外在美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描写思乡之情,探讨孤独与情感的主题。
  • 《登高》(王勃):同样反映了人生的感慨与思考,具有深刻的哲理。

诗词对比

与唐代诗人王维的《山居秋暝》相比,刘克庄的《二叠》在意象的表达上更注重对内外美的探讨,而王维则更加强调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的和谐。两者虽然题材不同,但均表现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与独特的审美情怀。

参考资料

  • 《宋诗选》:对刘克庄的诗作有详细的评论与分析。
  • 《中国古代诗歌研究》:研究古代诗歌的背景与风格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