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时间: 2025-01-14 10:32:37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空有羡鱼情。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作者: 孟浩然 〔唐代〕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空有羡鱼情。

白话文翻译:

在八月的湖面上,水波平静,显得虚空而清澈。
蒸腾的气息弥漫在云梦泽,波浪震撼着岳阳城。
想要渡水却没有船只,独自一人坐在这里,感到对圣明之人感到羞愧。
静坐观望垂钓的人,心中只剩下羡慕钓鱼的情绪。

注释:

  • 涵虚:包容虚空,形容湖面非常平静。
  • 混太清:指湖水清澈透明,混合了天的清澈。
  • 云梦泽:指云梦泽地区,古代著名的泽地。
  • 欲济无舟楫:想要渡水却没有船只和桨。
  • 端居:安静地坐着。
  • 圣明:指有智慧的人,或指贤明的统治者。
  • 羡鱼情:羡慕钓鱼的人,表达内心的渴望和无奈。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孟浩然(689年-740年),唐代著名诗人,字浩然,号孟山,世称“孟子”。与王维齐名,号称“王孟”,其诗以自然山水著称,情感真挚。
  •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孟浩然游览洞庭湖时,借景抒情,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以及自身处境的感慨。

诗歌鉴赏: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以洞庭湖的美丽景色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境遇的思考。开头两句描绘了八月的湖水平静如镜,清澈透明,与天际相映成趣,给人一种宁静的美感。接着,诗人在对湖面景象的描写中,加入了气蒸云梦泽的景象,展现出湖畔的生机与活力。波浪的震撼感让岳阳城显得生动而有力量。

然而,随后的“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则转折了诗歌的情绪,诗人面对美丽的湖景却感到无舟无渡的无奈,以及对伟大明主的羞愧,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无奈感。最后一句“坐观垂钓者,空有羡鱼情”更是将内心的羡慕与失落提升到全诗的高潮,诗人虽身处美景之中,却因自身处境的局限而只能羡慕他人。

整首诗以清丽的语言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孟浩然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描绘湖面在八月时的平静与清澈,表现了自然之美。
    •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描写从湖面升起的蒸汽,波浪冲击岳阳城,展现湖的壮丽。
    •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表达了想要渡水但无船只的无奈,内心对伟大明主的羞愧。
    • “坐观垂钓者,空有羡鱼情”:坐在岸边观看钓鱼的人,内心充满了羡慕与无奈。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湖面比作清澈的镜子,展现其宁静。
    • 对仗:如“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展现了诗歌的韵律和结构美。
    • 拟人:湖水和气象仿佛有了生命,增强了景象的动态感。
  • 主题思想:这首诗的主题在于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对理想与现实的反思,传达了内心的羡慕与无奈,揭示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

意象分析:

  • 湖水:象征宁静与美丽,体现自然的和谐。
  • 舟楫:象征通达与自由,代表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
  • 垂钓者:象征着追求理想的人,诗人对其的羡慕反映了对理想生活的渴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云梦泽”指的是哪个地方?

    • A. 洞庭湖
    • B. 岳阳
    • C. 湖北
    • D. 湖南
  2. “欲济无舟楫”中的“济”字意思是:

    • A. 渡水
    • B. 幫助
    • C. 结束
    • D. 开始
  3. 整首诗的主题是:

    • A. 自然的美
    • B. 人生的无奈
    • C. 友情的珍贵
    • D. 战争的残酷

答案

  1. D. 湖南
  2. A. 渡水
  3. B. 人生的无奈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鹿柴》
    • 李白的《早发白帝城》
  • 诗词对比

    • 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与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都描绘了自然美景,但前者更多地表现出对现实的无奈和对理想的向往,而后者则侧重于一种宁静的生活态度。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孟浩然诗集》
  • 《唐诗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