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观秦蜀地图》
时间: 2024-09-19 21:15:4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往者行省临秦中,我亦急服叨从戎。
散关摩云俯贼垒,清渭如带陈军容。
高旌缥缈严玉帐,画角悲壮传霜风。
咸阳不劳三日到,幽州正可一炬空。
意气已无鸡鹿塞,单于合入蒲萄宫。
灯前此图忽到眼,白首流落悲涂穷。
吾皇英武同世祖,诸将行策云台功。
孤臣昧死欲自荐,君门万里无由通。
正令选壮不为用,笔墨尚可输微忠。
何当勒铭纪北伐,更拟草奏祈东封。
白话文翻译
昔日我曾在秦地行省,急忙披甲从军。
从散关俯瞰敌垒,清澈的渭水如带,映衬着陈军的阵容。
高高的旌旗在空中飘扬,严密的帐篷如同玉石,
悲壮的号角声传来,仿佛在诉说着霜风的冷酷。
到咸阳不需要三天,幽州一炬便可空灵。
如今的气概已不再如鸡鹿之塞,单于也已入蒲萄宫。
灯下这幅地图忽然映入眼帘,白发苍苍的我,感慨流落至此。
我皇的英武堪比世祖,众将的谋略如云台之功。
孤臣我虽愿意死而自荐,但君门万里,却无由进入。
如今正是选壮汉,却不被重用,笔墨尚还可以倾诉微薄的忠诚。
何时才能铭刻北伐的功绩,何时再拟奏章祈求东封?
注释
- 行省:指古代地方行政区划。
- 叨从戎:急忙跟随出征。
- 散关:地名,古代著名关隘。
- 摩云:形容高耸入云。
- 陈军:指驻扎在此的军队。
- 高旌:高高的旗帜。
- 画角:古代号角,悲壮的乐声。
- 鸡鹿塞:比喻边疆的防守。
- 蒲萄宫:指匈奴的宫殿,象征敌人。
- 昧死:指愿意以死相报。
- 选壮:选拔壮士。
- 微忠:微薄的忠诚。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宋代著名诗人,文学家,爱国思想深厚,作品风格多样,尤其以爱国诗闻名。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陆游晚年,时值南宋国力衰弱,外有金、蒙等敌国入侵。陆游身处乱世,心系国家,常感慨身世与国事,表达对北伐的渴望和对国家前途的忧虑。
诗歌鉴赏
《夜观秦蜀地图》是陆游在晚年对国家前途的深思与忧虑的集中体现。全诗通过对地图的描绘,引发对往昔军事经历的回忆,表达出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与无奈。开篇即提到“往者行省”,勾起了他曾经在边疆的战斗经历,展示了他仍然心系边疆的气概。紧接着,诗人描绘了散关的壮丽景象,清渭水如带,构建了一个生动的军事场景,显示出他对战斗的向往与对国土的珍惜。
随着诗的深入,陆游对国家分裂的苦楚愈发明显,提到“鸡鹿塞”的意象,暗示了边疆的危险和国家的困境。而“单于合入蒲萄宫”则是对敌人入侵的无奈与愤懑。灯下的地图成为了他思考的载体,白发苍苍的他,感受到的是年华的流逝与报国无门的悲凉。
最后,陆游表达了对朝廷的失望和对北伐的渴望,尽管他已年迈,但“笔墨尚可输微忠”的感慨仍然让人感受到他那颗炽热的爱国心。整首诗情感真挚,字句铿锵,反映出陆游一生的理想与追求,充满历史的厚重感和个人的悲剧色彩。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往者行省临秦中,我亦急服叨从戎。”:回忆当年在边疆的经历,表现出对军事的急迫与责任感。
- “散关摩云俯贼垒,清渭如带陈军容。”:通过描绘壮丽的自然景观与军队阵容,传达出对国家的骄傲。
- “高旌缥缈严玉帐,画角悲壮传霜风。”:展现战场的气氛,号角声悲壮,增强了战斗的紧迫感。
- “咸阳不劳三日到,幽州正可一炬空。”:表现出对敌人迅速攻占的忧虑,隐含对国家安全的担忧。
- “意气已无鸡鹿塞,单于合入蒲萄宫。”:反映边疆的危机与国家的困境,表达一种无奈。
- “灯前此图忽到眼,白首流落悲涂穷。”:强调地图的突然出现,激起对过往的感慨与忧伤。
- “吾皇英武同世祖,诸将行策云台功。”:赞美皇帝与将领的英勇,表达对国家的期待与希望。
- “孤臣昧死欲自荐,君门万里无由通。”:表明自己虽有忠心但无路可入的失落。
- “正令选壮不为用,笔墨尚可输微忠。”:表达对朝廷选人用人的不满,尽管如此仍愿以笔墨表达忠诚。
- “何当勒铭纪北伐,更拟草奏祈东封。”:展望未来,希望能铭刻北伐的功绩,企盼国家的重振。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清渭如带”,通过比喻增强了景物的生动性。
- 对仗:全诗多处运用对仗,增强了诗的音乐感和节奏感。
- 夸张:如“灯前此图忽到眼”,强调地图的突然性,增强情感的冲击力。
主题思想:
全诗表达了陆游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以及对个人忠诚的无奈与渴望,展现出强烈的爱国情怀和对历史的反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散关:象征着边疆的防线与历史的回忆。
- 清渭:清澈的渭水象征着国家的美好与希望。
- 高旌:象征着军队的气魄与士气。
- 蒲萄宫:象征着外敌的侵略与国土的沦丧。
- 灯下图:象征着历史的积淀与个人的反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陆游在《夜观秦蜀地图》中描绘的主要场景是什么?
- A. 战场
- B. 自然风光
- C. 都市
- D. 宫殿
-
诗中提到的“意气已无鸡鹿塞”主要表达了对什么的感慨?
- A. 边疆防守的坚固
- B. 国家安全的危机
- C. 军队的壮大
- D. 平民的安宁
-
诗人对北伐的渴望在最后一句中表现为:
- A. 反对北伐
- B. 期盼重振国家
- C. 对未来的悲观
- D. 对战斗的厌倦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同样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 王昌龄《出塞》:描绘边疆的壮丽与战斗的豪情。
诗词对比: 陆游的《夜观秦蜀地图》和杜甫的《春望》都反映了诗人对国家的忧虑,但前者更侧重于个人的历史回忆和对北伐的渴望,而后者则更直接表露出对国家现状的痛心与失落。两首诗在情感基调上都沉重,但陆游的笔触更具历史的厚重感,杜甫则更多的是对现实的直面。
参考资料
- 《陆游集》
- 《宋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