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字木兰花(杨梅)》

时间: 2025-01-06 15:27:55

渴心先止。

惟有杨家梅可喜。

争笑梅风。

空怨楼头角数通。

甜浆酿酒。

紫气结成千日寿。

不奈人何。

化作飞星处处多。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减字木兰花(杨梅)
作者: 沈瀛 〔宋代〕

渴心先止。惟有杨家梅可喜。
争笑梅风。空怨楼头角数通。
甜浆酿酒。紫气结成千日寿。
不奈人何。化作飞星处处多。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对杨梅的喜爱,渴望停止心中的烦恼,唯有杨梅能带来喜悦。即使梅风轻拂,也无法掩盖心中的失落,怨恨那楼头的梅花角落。甜美的梅浆可以酿成美酒,紫气则象征着长寿。但无奈的是,这些美好最终都化作星星,在无尽的夜空中流散,难以把握。

注释:

字词注释:

  1. 渴心先止:内心的渴望先行止息。
  2. 杨家梅:指杨梅,这里作为一种象征,表达喜悦之情。
  3. 梅风:梅花的风,指的是梅花的气息。
  4. 楼头角数通:在楼头的梅花,角落中稀疏的梅花。
  5. 甜浆:指的是杨梅的汁液,甜美可口。
  6. 紫气:紫色的气息,象征长寿和吉祥。
  7. 千日寿:象征长久的生命。
  8. 化作飞星:变成流星,表示无法留住的美好。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梅”字,承载了中国古代文人的情怀,梅花象征坚韧与高洁,而“紫气东来”则是古代文化中对吉祥的向往。流星则常用来表示短暂而美好的事物,寓意对美好事物的无奈与惋惜。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沈瀛,字子真,号涵庐,宋代词人,生平事迹较少,作品多以情感细腻著称。其词清新自然,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个人情感的表达。

创作背景:

此词创作于宋代,时值杨梅成熟的季节,作者通过对杨梅的描绘,表达内心的渴望与失落,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短暂事物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减字木兰花(杨梅)》充满了沈瀛特有的细腻与幽情。全词从杨梅的美味出发,展现了作者对生活中小美好的珍视。开篇便以“渴心先止”引入,仿佛是在诉说一种内心的平静与期待。杨梅作为一种水果,象征着一季的丰收与欢乐,带给人们快乐与满足。然而,随之而来的“空怨楼头角数通”,却透露出一种对生活中无常的感慨,梅风轻拂,带来的是孤独的情绪。

“甜浆酿酒,紫气结成千日寿”,此句运用了浓厚的象征手法,甜美的杨梅汁液不仅可以酿酒,也象征着美好生活的追求。而“化作飞星处处多”则是一种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与无奈,流星的短暂意味着这些美好是难以把握的。通过这样的对比,沈瀛不仅展现了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也流露出对人生无常的哲学思考。

整首词情感真挚,意象清新,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理,并且通过生活的细节,传达出对生命的感悟,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渴心先止:表达了内心渴望得到安宁的心情。
  2. 惟有杨家梅可喜:杨梅成为了心灵的寄托,能带来欢乐。
  3. 争笑梅风:即使微风拂来,也难以掩饰内心的失落。
  4. 空怨楼头角数通:对楼头稀疏梅花的怨恨,反映孤独感。
  5. 甜浆酿酒:杨梅的美味象征着生活的美好。
  6. 紫气结成千日寿:象征着长寿与吉祥的美好愿望。
  7. 不奈人何:无奈于生活的无常与变化。
  8. 化作飞星处处多:美好的事物如流星般短暂,难以留住。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杨梅与快乐、生命的美好相联系。
  • 象征:紫气象征长寿,飞星象征短暂美好。
  • 对仗:词中多处运用对仗,使音韵和谐,增强了诗词的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词的中心思想在于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与对生活无常的感慨。通过杨梅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生活中小确幸的向往,同时也反映出对生命短暂的哲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杨梅:象征欢乐与美好,代表生活中的小确幸。
  2. 梅风:象征自然的轻柔与生活的无常。
  3. 甜浆:象征生活的美好享受。
  4. 紫气:象征长寿与吉祥,寄托美好的愿望。
  5. 飞星:象征短暂与无奈,反映生活的变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沈瀛是哪个朝代的词人?
    A. 唐代
    B. 宋代
    C. 明代
    D. 清代

  2. 填空题:诗中“甜浆酿酒”中的“甜浆”指的是____

  3. 判断题:诗中提到的“飞星”象征着美好事物的长久存在。 (对 / 错)

答案:

  1. B. 宋代
  2. 杨梅的汁液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梅花》 - 王安石
  2. 《春江花月夜》 - 张若虚
  3. 《红楼梦》中的诗词

诗词对比:

  • 《梅花》 - 王安石:同样以梅花为题,但更强调梅花的坚韧与高洁,反映出诗人对品格的追求。
  • 《春江花月夜》 - 张若虚: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对美的向往与人生的感悟,风格上更为宏大,与沈瀛的细腻形成对比。

参考资料:

  1. 《宋代词人研究》
  2.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3.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