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龙湫》

时间: 2025-01-01 16:08:57

瀑水数千尺,何曾贴石流。

还疑众山坼,故使半空游。

雾雨初相乱,波涛忽自由。

道场从建后,龙去任人游。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大龙湫 徐玑 〔宋代〕

瀑水数千尺,何曾贴石流。 还疑众山坼,故使半空游。 雾雨初相乱,波涛忽自由。 道场从建后,龙去任人游。

白话文翻译:

瀑布高达数千尺,从未贴着石头流淌。 仿佛群山裂开,使得水流在半空中游荡。 雾和雨起初相互混杂,波涛突然自由翻滚。 自从道场建立后,龙已离去,任由人们游览。

注释:

字词注释:

  • 瀑水:瀑布的水流。
  • 贴石流:紧贴着石头流动。
  • 坼:裂开。
  • 道场:指佛教或道教的修行场所。

典故解析:

  • 诗中提到的“道场”可能指的是某个宗教场所,但具体典故不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玑(生卒年不详),字子美,宋代诗人。他的诗作多描写自然景色,风格清新,善于运用比喻和象征手法。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大龙湫瀑布的壮观景象,通过夸张和想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奇观的赞叹和对自由精神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大龙湫瀑布为题材,通过生动的意象和夸张的手法,描绘了瀑布的壮观景象。首句“瀑水数千尺,何曾贴石流”直接展现了瀑布的高大和流动的奇特,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接下来的“还疑众山坼,故使半空游”则通过想象,将瀑布的流动比喻为群山裂开,使得水流仿佛在半空中游荡,增添了神秘感。后两句“雾雨初相乱,波涛忽自由”进一步描绘了瀑布周围的雾雨和波涛,表达了自然的自由和无拘无束。最后一句“道场从建后,龙去任人游”则暗示了瀑布所在地的宗教背景,以及人们可以自由游览的情景。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自由精神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首句通过“数千尺”和“何曾贴石流”展现了瀑布的高大和流动的奇特。
  • 第二句通过“众山坼”和“半空游”进一步夸张了瀑布的壮观。
  • 第三句通过“雾雨初相乱”和“波涛忽自由”描绘了瀑布周围的雾雨和波涛,表达了自然的自由和无拘无束。
  • 最后一句通过“道场从建后”和“龙去任人游”暗示了瀑布所在地的宗教背景,以及人们可以自由游览的情景。

修辞手法:

  • 夸张:如“数千尺”和“众山坼”。
  • 比喻:如“众山坼”比喻瀑布的壮观。
  • 象征:如“龙去任人游”象征自由和无拘无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大龙湫瀑布的壮观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自由精神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瀑水:瀑布的水流,象征壮观和力量。
  • 众山坼:群山裂开,象征壮观和神秘。
  • 雾雨:雾和雨,象征自然的变化和神秘。
  • 波涛:波涛,象征自由和无拘无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瀑水”有何特点? A. 贴石流 B. 不贴石流 C. 平静流淌 D. 缓慢流动

  2. 诗中的“众山坼”是什么意思? A. 群山相连 B. 群山裂开 C. 群山高耸 D. 群山低矮

  3. 诗中的“道场”指的是什么? A. 宗教场所 B. 市场 C. 学校 D. 医院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望庐山瀑布》:同样描绘瀑布的壮观景象,但风格更为豪放。

诗词对比:

  • 徐玑的《大龙湫》与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两者都描绘了瀑布的壮观,但徐玑的诗更为细腻和神秘,而李白的诗则更为豪放和直接。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徐玑的多首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提供了丰富的古代诗歌鉴赏资料,有助于深入理解徐玑的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