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如梦令 偶题
作者: 王世贞 〔明代〕
韦杜去天尺五。日炙锦蔫红腐。占尽洛阳春,不放东君做主。何处。何处。归梦一蓑烟雨。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于时间流逝和春天离去的惆怅。诗中提到“韦杜”,指的是一种高悬的标准,暗喻着时间的流动;“日炙锦蔫红腐”则形象地表现了阳光炙烤下花瓣的枯萎。诗人感叹春天的美好被占尽,却无奈地不能由东风掌控。最后的“归梦一蓑烟雨”,展现了诗人梦中的归处,仿佛在烟雨中飘渺而去。
注释:
- 韦杜:指的是天上的一条度量尺,象征着时间的流逝。
- 日炙:阳光暴晒。
- 锦蔫红腐:指的是鲜花因阳光而枯萎,意象生动。
- 东君:春天的主宰,指代东风。
- 归梦:归去的梦境。
- 一蓑烟雨:形容在烟雨中归去的情景。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王世贞(1526-1590),字宗道,号心庵,明代诗人、文学家。其诗风清新脱俗,擅长描写自然景观与人生哲理。
-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明代,正值诗人对于人生无常和时光流逝的深刻感悟。社会动荡与个人情感交织,促使他反思生命的意义。
诗歌鉴赏:
这首《如梦令 偶题》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短暂与美丽,以及对逝去时光的无奈与惆怅。开篇的“韦杜去天尺五”,将时间的流逝与空间的距离结合在一起,隐喻着人对时光的感叹。在“日炙锦蔫红腐”中,诗人用生动的意象传达出春花的凋谢,感受到生命的脆弱与无常。
“占尽洛阳春,不放东君做主”一句则表现了诗人对春天的渴望与无奈。虽然他占有了洛阳的春光,但却无法控制春天的去向,揭示出人对自然的无力感。最后的“归梦一蓑烟雨”则将整首诗的情感推向高潮,梦境中的归去充满了诗意,似乎在告诉我们,尽管现实无常,梦中的归处却是那样的宁静与安详。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韦杜去天尺五:时间在流逝,诗人感受到距离的遥远。
- 日炙锦蔫红腐:春花因阳光的暴晒而凋零,象征生命的脆弱。
- 占尽洛阳春:尽享春天的美好,但感到无能为力。
- 不放东君做主:春天的主宰仍然不在自己手中。
- 何处。何处。:反复询问,表达对归处的迷茫。
- 归梦一蓑烟雨:烟雨中的归去,显得梦幻而遥远。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时间比作尺子,形象生动。
- 拟人:东君被赋予了控制春天的能力,增强了感情的共鸣。
- 对仗:整首诗的结构严谨,形成美感。
-
主题思想:全诗表达了对时光无情流逝的感慨,渴望把握春天,但又对自然的无奈与尊重。
意象分析:
- 韦杜: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 锦蔫红腐:春天的空幻与生命的脆弱。
- 东君:春风的象征,代表自然的主宰。
- 烟雨:梦境与归属的象征,充满诗意与遐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韦杜去天尺五”中的“韦杜”指的是什么?
A. 一种花
B. 一条度量尺
C. 一种乐器
答案:B -
诗中提到的“东君”是谁的象征?
A. 代表秋天
B. 代表春天
C. 代表冬天
答案:B -
“归梦一蓑烟雨”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绝望
B. 迷茫与希望
C. 快乐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
诗词对比:
- 王世贞与李清照的作品都表现了对时光与爱情的思考,但李清照的《如梦令》更关注个人情感,而王世贞则更加注重自然与人生的哲思。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王世贞研究》
- 《古诗词鉴赏与解析》
- 《诗词经典与现代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