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如梦令 桂湖远眺
一阁淩空波绕,独坐不闻啼鸟。
漠漠是平原,那有江南芳草。
人杳。人杳。心共蜀云飞了。
白话文翻译:
在高阁上,周围波光粼粼,我独自坐着却听不见鸟儿的啼鸣。眼前是无尽的平原,哪里还有江南的芳草呢?人影渺茫,渺茫。我的心与蜀地的云彩一起飞舞。
注释:
- 阁:高楼。
- 淩空:凌驾于空中,形容高耸。
- 波绕:水波环绕。
- 漠漠:形容空旷无边的样子。
- 江南:中国南方的一个文化区域,以风景秀丽著称。
- 人杳:人影消失得无影无踪。
- 蜀云:指蜀地(今四川)上空的云朵。
典故解析:
- 蜀云:蜀地自古以美丽的自然风光著称,云彩常常被用来象征思乡之情或惆怅的心情。
- 江南芳草:江南地区以其美丽的草木而闻名,是文人墨客常吟咏的对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唐圭璋(1881-1945),字叔华,号秋水,近现代著名诗人、散文家以及画家。他的诗词常融入个人感受和自然景观,注重情感的细腻表达。
创作背景:
这首《如梦令 桂湖远眺》写于作者居住于桂湖时,表现了他对自然景色的深刻观察与内心的孤独感。诗中流露出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当下生活的反思。
诗歌鉴赏:
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感受和对人事的思考。开头的“一阁淩空波绕”给人以高远的感觉,仿佛置身于云端,四周波光粼粼,景色优美却又显得孤寂。接着,作者以“漠漠是平原”点明了周围的辽阔,衬托出一种人烟稀少的寂寞感。诗中“那有江南芳草”不仅是在询问江南的景象,更是对美好往昔的怀念。最后一句“心共蜀云飞了”则将个人的情感升华到了与自然的融合,表达出一种无拘无束的心境,仿佛心灵已随云飘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一阁淩空波绕:高阁屹立于空中,周围水波环绕,营造出一种优美而孤立的环境。
- 独坐不闻啼鸟:独自一人坐在高阁上,却听不见鸟儿的叫声,突显出孤寂之感。
- 漠漠是平原:空旷的平原展现在眼前,给人一种辽阔而无边的感受。
- 那有江南芳草:反问的语气,表达对江南的向往和怀念。
- 人杳。人杳。:人影消失,显得更加孤独和渺小。
- 心共蜀云飞了:心灵与天空的云彩一同飞舞,表现了对自由和远方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拟人:将自然景物如云彩赋予了情感,使之更具生动性。
- 对仗:如“人杳”两次重复,增强了诗句的节奏感和情感的表达。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自由、孤独及对故乡的思念,展现了一种淡淡的惆怅与对生活的哲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阁:象征高远,体现出诗人志向的高远及对理想的追求。
- 波:水波环绕,象征着流动与变化。
- 平原:象征空旷与孤独的心境。
- 江南芳草:代表美好的回忆和对故乡的眷恋。
- 蜀云:象征自由与无拘束的心灵状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江南”指的是哪个地区?
- A. 中国南方
- B. 中国北方
- C. 西南地区
- D. 东北地区
-
“心共蜀云飞了”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 A. 失落
- B. 自由
- C. 悲伤
- D. 兴奋
-
诗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 A. 比喻
- B. 拟人
- C. 对仗
- D. 以上皆是
答案:
- A
- B
-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by 李白
- 《春望》by 杜甫
诗词对比:
与苏轼的《水调歌头》相比,两者都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和人生哲思,但唐圭璋的作品更显孤独与惆怅,而苏轼则更具豪放与豁达。
参考资料:
- 《唐圭璋诗词全集》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