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春雨
茅斋坚坐日日雨,
竹杖长閒处处苔。
半面不曾梅别去,
四愁无奈草生来。
好山能费几两屐,
胜日须倾三百杯。
说与海棠毋造次,
不论蚤晚待晴开。
白话文翻译:
在这茅草屋里,我每天都在雨中静坐,
手里的竹杖随意放置,四处长满了青苔。
半边脸庞从未因梅花的离去而感到忧伤,
四处愁苦无奈,只能眼睁睁看草木生长。
美丽的山川,难道只需几双鞋子就能欣赏?
晴天时应尽情畅饮三百杯酒。
告诉海棠花不要急于开放,
无论早晚,都要等到晴天再绽放。
注释:
- 茅斋:茅草屋,指简陋的居所。
- 坚坐:稳稳地坐着,形容安静而专注。
- 竹杖:竹子做的拐杖,象征闲适与自然。
- 苔:青苔,生长在潮湿环境中的植物。
- 半面不曾梅别去:形容对梅花离去的无所谓。
- 四愁无奈:四处充满了烦恼与无奈。
- 屐:木屐,古代的一种鞋子。
- 倾三百杯:形容豪饮,畅快饮酒。
- 海棠:一种花,象征美丽与娇嫩。
典故解析:
“海棠”常常用来象征春天的美好和生命的繁盛,诗人在此提到海棠花,寄托了对美好时光的期待与珍惜。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方岳,字叔时,号吴江,宋代诗人。方岳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山水田园为题材,反映了他的生活情趣与哲理思考。
-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春雨绵绵的季节,诗人坐在茅屋中,感受到春雨带来的宁静与惆怅,同时也反映出他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
诗歌鉴赏:
《春雨》一诗通过对春雨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一种淡然的生活态度和对自然的深刻感悟。诗人在茅斋中静坐,细听雨声,四周的青苔与春草景象,勾勒出一幅生机盎然的春日画面。诗中流露出一种对生活的从容与淡泊,尽管外界的景象不断变化,但诗人内心却保持着一种宁静的态度。特别是“说与海棠毋造次,不论蚤晚待晴开”一句,既是对花开的期待,也体现了对时光流逝的从容态度,强调了耐心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这种哲理的思考,使得《春雨》不仅是一首描写春天的诗,更是一种生活的智慧与态度。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茅斋坚坐日日雨:诗人安静地坐在茅草屋中,感受着每天的雨水,表现出一种静谧的心境。
- 竹杖长閒处处苔:竹杖随意放置,周围生满青苔,暗示诗人闲适的生活状态。
- 半面不曾梅别去:诗人对梅花的离去毫不在意,反映出一种淡然的态度。
- 四愁无奈草生来:外界愁苦无奈,草木却依然生长,象征生命的坚持。
- 好山能费几两屐:美丽的山川值得去探寻,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
- 胜日须倾三百杯:在好日子里,应该尽情享受生活,寓意生活的乐趣。
- 说与海棠毋造次:叮嘱海棠花不要急于开放,体现出对生命节奏的尊重。
- 不论蚤晚待晴开:无论早晚,都要等待晴天,强调自然的规律与美好。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生活比作春雨,暗示生命的滋养。
- 拟人:将海棠花赋予人性,表达对其开放时机的期盼。
- 对仗:整首诗的结构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春雨与自然,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淡然态度与对自然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 茅斋:象征简单朴素的生活。
- 竹杖:代表闲适与自然的态度。
- 海棠:象征着春天的美丽与期待。
- 雨水:生命的滋养,象征着生长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人在哪种环境中写下《春雨》?
- A. 茅草屋
- B. 高楼大厦
- C. 田野
-
诗中提到的“海棠”象征着什么?
- A. 寒冷
- B. 美丽与期待
- C. 失败
-
“胜日须倾三百杯”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态度?
- A. 享受生活
- B. 忧愁
- C. 忍耐
答案:
- A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by 韩愈
- 《春晓》 by 孟浩然
诗词对比:
- 方岳的《春雨》与杜甫的《春望》:都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但方岳更注重内心的宁静与生活的淡然,而杜甫则更多地表达了身世的忧虑与国家的动荡。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唐诗三百首》
- 相关古诗词研究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