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坑入前城》
时间: 2025-01-04 09:35:0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刀坑石如刀,劳坑人马劳。
窈窕篁竹阴,是常主逋逃。
白狐跳梁去,豪猪森怒嘷。
云黄觉日瘦,木落知风饕。
轻轩息源口,饭羹煮溪毛。
山农惊长吏,出拜家骚骚。
借问淡食民,祖孙甘餔糟。
赖官得盐吃,正苦无钱刀。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刀坑的石头锋利如刀,劳苦的人和马都非常辛劳。在竹林的阴影下,常常可以看到逃避的身影。白狐从梁上跳走,豪猪则发出愤怒的叫声。云层变黄,似乎感到日头越来越瘦弱,树木凋落,知道风寒的来临。轻巧的车子停在水源口,饭和羹被煮得浓稠。山里的农人被长官吓到了,匆忙出门拜见,家里一片骚动。我问那些以淡食为生的百姓,祖孙们甘愿吃糟糠。依靠官府才能得到盐来吃,实在苦于没有钱来买刀。
注释:
- 刀坑:指地上因挖掘而形成的坑,形容道路艰难。
- 窈窕:形容竹林幽深而美丽。
- 白狐:象征狡猾与逃避。
- 豪猪:代表愤怒与防卫。
- 云黄:形容天气变化,预示着日头的减弱。
- 饭羹煮溪毛:意指简陋的饮食,反映生活的艰辛。
- 淡食民:指那些以简单食物为生的百姓。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晚号涧溪居士,北宋时期著名词人、诗人。他以诗词见长,尤其擅长于山水田园诗,语言清丽、意象丰富,其作品在后世影响深远。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黄庭坚晚年之时,反映了他对社会底层人民生活的关注,以及对当时官府体制的不满。诗中描绘的艰苦环境和人们的困境,揭示了社会的不公与民生的艰辛。
诗歌鉴赏:
《劳坑入前城》是一首通过细腻描写展现农村生活困境的诗作。诗的开头用“刀坑石如刀”展现了道路的艰难与不易,紧接着的“劳坑人马劳”则进一步揭示了人们的辛苦劳作,暗示了生活的困苦。诗中通过“窈窕篁竹阴”的描写,展现了自然环境的优美,然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人们的艰辛与挣扎。
接下来的几句提到的动物,如“白狐”和“豪猪”,不仅增加了自然的动感,也象征了人们在生存中所感受到的威胁与压力。诗中描绘的“云黄觉日瘦,木落知风饕”,让人感受到时光的无情与生命的脆弱。
最后几句,作者通过对山农的描绘以及对淡食民的询问,反映了当时民众的生活状态及对食物的渴求,展现了人们在困境中的无奈与挣扎。“赖官得盐吃,正苦无钱刀”一语道出了百姓对官府的依赖与经济上的拮据,揭示了社会的现状与困扰。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与细致的描写,表现了黄庭坚对社会民生的深切关怀,情感真挚而深刻,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刀坑石如刀:刀坑的石头尖锐,象征路途艰难。
- 劳坑人马劳:人和马都在辛苦劳作,表现了生存的困境。
- 窈窕篁竹阴:描绘竹林的幽深美丽,形成与前两句的对比。
- 是常主逋逃:逃避现实的人常常在此出现。
- 白狐跳梁去:白狐象征狡猾,暗示人们的逃避与无奈。
- 豪猪森怒嘷:豪猪的愤怒叫声,象征着对生活的反抗。
- 云黄觉日瘦:云层变黄,太阳似乎变得虚弱,象征时光流逝。
- 木落知风饕:树木凋落,预示着即将到来的风寒。
- 轻轩息源口:轻车在水源口停下,描绘生活的简朴。
- 饭羹煮溪毛:饮食简陋,反映生活的困苦。
- 山农惊长吏:山里的农人被官府的威压所惊吓。
- 出拜家骚骚:农人匆忙出门,家里一片慌乱。
- 借问淡食民:询问那些以简单饮食为生的民众。
- 祖孙甘餔糟:表现出生活的艰辛,祖孙共苦。
- 赖官得盐吃:依靠官府才能得到盐,反映社会的依赖。
- 正苦无钱刀:对经济困境的无奈与控诉。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刀坑石如刀”,强化了道路的艰难。
- 拟人:如“木落知风饕”,让自然元素具有人性。
- 对仗:诗句中多处使用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整首诗揭示了当时社会底层人民的艰辛生活,表达了作者对民生的深切关怀与对不公社会的批判,反映了黄庭坚对当时社会问题的关注与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刀坑:象征艰难的生活道路。
- 白狐:代表狡猾与逃避。
- 豪猪:象征愤怒与反抗。
- 竹阴:代表自然的幽静与美丽。
- 云黄:暗示时光的流逝与变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刀坑”象征什么? A. 美丽的风景
B. 艰难的道路
C. 人们的欢笑
D. 动物的栖息地 -
“白狐跳梁去”中,白狐象征着? A. 努力工作
B. 逃避与狡猾
C. 温暖与安宁
D. 勇敢与坚韧 -
诗中提到的“赖官得盐吃”反映了什么? A. 人们的富裕
B. 对官府的依赖与经济拮据
C. 自然的美丽
D. 家庭的温馨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关注民生困境,展现社会现实。
- 白居易的《琵琶行》:反映底层人民的生活与情感。
诗词对比:
- 黄庭坚《劳坑入前城》与杜甫《春望》的对比:
- 两首诗都深刻反映了社会现实与民生困境,但黄庭坚更侧重于个人感受与自然描绘,而杜甫则多用历史背景来烘托情感,具有更强的时代感。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黄庭坚诗词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黄庭坚传》
- 《宋代文化与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