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叔父给事挽词十首
作者:黄庭坚
元佑宗臣考十科,公居八九未为多。
功名身後无瑕点,孝友生知不琢磨。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写了作者对叔父的怀念与赞美。叔父在元佑年间的科举考试中,虽然成绩并不算特别突出,但在功名上却没有任何污点。在生命的后半段,他的孝道与友善是显而易见的,并没有经过特别的雕琢。
注释:
- 元佑宗臣:指的是元佑年间的文官,通常指科举考试中的优秀学子。
- 十科:古代科举考试分为多个科目,十科指的是多个科目中的考试。
- 公居八九:指的是在考试中名列前茅,八九的名次。
- 瑕点:指的是缺点或污点。
- 孝友生知:指的是在生活中,孝顺和友善的品质是自然显露的,不需要刻意去表现。
典故解析:
在宋代,科举制度是士人获取功名的重要途径,许多文人通过科举而成名。诗中提到的“孝友”体现了儒家思想中对家庭与人际关系的重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宋代著名的诗人和书法家。他是苏轼的好友,是“江西诗派”的重要代表之一,作品多以山水、咏怀为主题,风格洒脱。
创作背景:
此诗是在黄庭坚失去叔父后所作,旨在表达对叔父的怀念与敬仰。叔父的生平与品德给了他深刻的影响,因此在诗中强调了叔父在世时的表现。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对叔父的深切怀念,诗中用“元佑宗臣考十科”引出主题,表现了叔父在科举中的不凡经历。虽然成绩没有达到顶尖,但“功名身后无瑕点”的表述却让人感受到他为人处世的清白和正直。接着,诗人提到“孝友生知不琢磨”,显示了叔父在家庭和社会关系中的和谐与自然,这种品质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尤显珍贵。整首诗在结构上简洁而富有意味,既有对过往的追忆,也有对人品的推崇,展现了黄庭坚对家族亲情的重视与对儒家价值观的认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元佑宗臣考十科:开头直接点出叔父的身份和经历。
- 公居八九未为多:强调虽然名次不算高,但已属优秀。
- 功名身後无瑕点:表明其人生的正直与清白。
- 孝友生知不琢磨:强调其孝顺与友善的品质是自然而然的。
修辞手法:
- 对仗:整首诗结构工整,前后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反衬:通过“八九未为多”与“无瑕点”的对比,突出叔父的品德。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对叔父的怀念与赞美,强调了为人处世的正直和家庭亲情的重要性。
意象分析:
- 功名:象征着个人的成就与社会地位。
- 孝友:代表家庭关系中的和谐与品德。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叔父在科举中获得了什么名次? A. 第一
B. 八九
C. 十一
D. 没有参加 -
诗中提到的“瑕点”指的是什么?
A. 成就
B. 缺点
C. 亲情
D. 友谊
答案: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
-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诗词对比:
在黄庭坚与苏轼的作品中,均体现出对亲情和人品的深刻理解与赞美。苏轼的诗歌往往带有更多的豪情与洒脱,而黄庭坚的作品则更注重细腻的情感与内心的思考。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黄庭坚集》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