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仙歌(对雨思友)》
时间: 2024-09-19 21:26:3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洞仙歌(对雨思友)
作者: 蒋捷 〔宋代〕
世间何处,最难忘杯酒。
惟是停云想亲友。
此时无一盏,千种离愁,
西风外,长伴枯荷衰柳。
去年深夜语,倾倒书,
窗烛心悬小红豆。
记得到门时,雨正萧萧,
嗟今雨此情非旧。
待与子相期采黄花,
又未卜重阳,果能晴否。
白话文翻译:
全诗的意思是:世间何处最难忘怀那杯酒呢?只有在这停云之下,我才想起了亲友。在此时没有一盏酒,满腹离愁,西风外,只有枯荷和衰弱的柳树作伴。去年深夜的对话,倾倒了书信,窗边的烛火下挂着一颗小红豆。记得我出门时,正下着细雨,感叹如今的雨情与往日不同。期待与你相约去采摘黄花,但重阳节的日子尚未确定,真不知道那时是否会晴朗。
注释:
- 何处:哪里。
- 杯酒:指饮酒,表达对友人的怀念。
- 停云:停留的云,象征着时间的静止与思念的延续。
- 千种离愁:形容离别的愁苦有千百种。
- 长伴:长久陪伴。
- 枯荷衰柳:枯萎的荷花和衰弱的柳树,象征凋零与孤独。
- 倾倒书:写下的书信,表达情感。
- 小红豆:象征思念,常用于表达相思之情。
- 萧萧:形容雨声细微,沉静而凄凉。
- 重阳:指重阳节,象征团聚的日子。
典故解析:
- 黄花:在中国文化中,重阳节有“登高采菊”的传统,菊花在古代被视为长寿的象征。
- 小红豆:红豆在古代文学中常被用来象征思念,尤其是对远方友人的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蒋捷,字志诚,号秋水,宋代诗人,以词作见长,擅长抒情,风格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物寄托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作者与友人离别之际,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离愁,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离散与孤独感。
诗歌鉴赏:
《洞仙歌(对雨思友)》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词作,展现了作者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全诗通过描绘雨天的景象,表达了离愁别绪。开头以“世间何处,最难忘杯酒”引入,勾起了对往日欢聚的回忆。而“停云想亲友”则进一步带出了对友人的渴望与思念。诗中“此时无一盏,千种离愁”一句,传达了在孤独时刻无法饮酒的无奈与悲伤,伴随西风的凛冽,更增添了一层愁苦的氛围。
接下来的描写“去年深夜语,倾倒书”,回忆起与友人共度的深夜时光,窗边的烛光和小红豆的意象,增添了温馨与思念的情感。最后的“待与子相期采黄花”,则是对未来重聚的期待,虽不知重阳是否会晴朗,但心中那份渴望依旧坚定。
整首词以雨为背景,结合自然意象,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深情,表现出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优美的词句,诗人将离别的痛苦与重聚的希望融汇在一起,使这首词在情感上具有强烈的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世间何处,最难忘杯酒。”:引出怀念的主题,表明酒是友谊的象征。
- “惟是停云想亲友。”:停留的云让人思念亲友,暗示心中情感的凝聚。
- “此时无一盏,千种离愁”:在孤独时刻,无法饮酒,心中充满离愁。
- “西风外,长伴枯荷衰柳。”:描绘秋天的凄凉景象,象征孤寂。
- “去年深夜语,倾倒书”:回忆与友人深夜交谈的场景,情感深厚。
- “窗烛心悬小红豆。”:烛光下的红豆,象征思念的意象。
- “记得到门时,雨正萧萧”:描绘雨天,增添了情感的沉重感。
- “嗟今雨此情非旧。”:感叹如今的情感与往日不同,带有悲伤。
- “待与子相期采黄花”:期待与友人再聚的愿望。
- “又未卜重阳,果能晴否。”:对未来重阳节天气的担忧,隐含不确定性。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酒比作友谊,通过自然意象表达内心情感。
- 拟人:将无情的雨赋予情感,使得情感更加深刻。
- 对仗:例如“枯荷衰柳”,增强了诗句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自然景物映衬情感,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与对离别的惆怅。通过对雨天的描写,反映了内心的孤独和对往日美好时光的怀念,表现出深厚的人情味与对未来的期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雨:象征思念与离愁,营造出孤独的氛围。
- 杯酒:象征友谊与欢聚,回忆往昔的快乐时光。
- 枯荷衰柳:象征凋零与孤独,反映内心的愁苦。
- 小红豆:象征思念,传达内心的情感寄托。
- 黄花:象征重阳节的团圆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此时无一盏”意指什么?
- A. 没有酒
- B. 没有灯
- C. 没有朋友
- D. 没有雨
-
“待与子相期采黄花”中的“黄花”象征什么?
- A. 友谊
- B. 重阳节
- C. 离愁
- D. 思念
-
诗中提到的“小红豆”代表了什么?
- A. 甜蜜
- B. 思念
- C. 友情
- D. 快乐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水调歌头》:同样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隔离的情感,但更侧重于对生活的哲理思考。
- 《月下独酌》:以独酌的场景表现孤独感,与《洞仙歌》在情感基调上有相似之处,却在意象和情境上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宋代词人传》
- 《古诗词鉴赏》
- 《中国古典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