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游·枫林红透晚烟青》

时间: 2024-09-19 21:26:38

枫林红透晚烟青,客思满鸥汀。

二十年来,无家种竹,犹借竹为名。

春风未了秋风到,老去万缘轻。

只把平生,闲吟闲咏,谱作棹歌声。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枫林红透晚烟青,客思满鸥汀。
二十年来,无家种竹,犹借竹为名。
春风未了秋风到,老去万缘轻。
只把平生,闲吟闲咏,谱作棹歌声。

白话文翻译:

枫林在晚霞中显得红透,青烟缭绕,令人思乡的情绪弥漫在鸥鸟栖息的沙滩上。
二十年来,我无家可归,只能在竹子之间安身,仍然以竹子为名。
春风还未结束,秋风就已来临,随着年岁渐长,万事都显得轻松。
我只想在这一生中,随意吟咏,谱写成歌声,伴随着划船的节奏。

注释:

  • 枫林:指枫树的树林,秋天时树叶变红,象征着秋天的到来。
  • 晚烟:指黄昏时分的烟雾,给人一种朦胧、静谧的感觉。
  • 鸥汀:鸥鸟栖息的沙滩,表达出一种孤独的旅人心情。
  • 无家种竹:字面意思是没有自己的家,只能在竹子旁栖息,暗示了作者的漂泊。
  • 谱作棹歌声:用音乐和歌声来表达内心的闲适与随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蒋捷,宋代词人,以词风清新、婉约著称,曾任官职,但因政治动荡而多有漂泊。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及个人情感,具有浓厚的抒情特色。

创作背景:此诗可能是在他游历途中所作,隐约流露出对故乡的思念与对生活的感慨,反映了作者在官场失意后的无奈与闲适心境。

诗歌鉴赏:

《少年游·枫林红透晚烟青》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相结合的词作。开篇的“枫林红透晚烟青”以色彩鲜明的意象描绘出秋天的美丽,同时也隐含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随着诗句的展开,作者提及了二十年的漂泊生涯,表现出一种无奈的情感。无家可归的生活让他倍感孤独,然而在这样的环境中,他仍然选择以竹子为名,暗示了他内心的坚韧与向上。

“春风未了秋风到”一句,表现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老去之后,万事都显得轻松,似乎是对生活的一种释然。在最后一段,作者表达了对生活的淡泊态度,尽管身处困境,但他依然可以在生活中找到乐趣,随意吟咏,谱写歌声,显得格外洒脱。

整首词在意象的运用上,通过自然景色的变化与个人情感的交融,展现出一种深邃的思考与对生活的热爱。这种对比与融合,使得词作的情感更加丰富,既有对故乡的眷恋,又有对生命的理解。通过对自然的细腻描绘,诗人传达出一种超然的心境,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1. 逐句解析

    • “枫林红透晚烟青”:描绘了秋天的枫树林与黄昏时的青烟,营造出一种美丽而略带哀愁的氛围。
    • “客思满鸥汀”:表达了诗人作为游子的思乡之情,鸥鸟的栖息处也成为了他思绪的寄托。
    • “二十年来,无家种竹”:强调了作者在外漂泊的经历,竹子在这里象征着坚韧与清雅。
    • “犹借竹为名”:即使无家,仍然以竹子自居,表现了作者对竹子的喜爱及自身的独立精神。
    • “春风未了秋风到”:时间的流逝,春秋交替,表现出对岁月的感慨。
    • “老去万缘轻”:随着年岁的增长,万事皆轻,体现了一种洒脱与豁达。
    • “只把平生,闲吟闲咏”:诗人选择以吟咏来面对人生,表达出一种对生活的态度。
    • “谱作棹歌声”:用音乐与歌声来寄托心情,展现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2.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枫林”与“晚烟”相结合,增强了意境的美感。
    • 对仗:整首词运用了对仗的修辞,增强了节奏感,如“闲吟闲咏”。
    • 反复:在“春风”与“秋风”的对比中,反复强调了时间的流逝。
  3. 主题思想

    • 本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与个人情感的抒发,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对岁月的感慨以及对生活的淡然态度,传达了作者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坚韧。

意象分析:

  • 枫林:象征着秋天的到来与思乡之情。
  • 晚烟:代表着黄昏的宁静与思绪的悠远。
  • 鸥汀:寄托了游子的孤独与漂泊。
  • :象征着坚韧、清雅的品格,暗示作者的精神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自然景象主要是什么? A. 雪山
    B. 枫林
    C. 荷塘

  2. “二十年来,无家种竹”中的“竹”象征什么? A. 财富
    B. 坚韧与清雅
    C. 友谊

  3. 诗中表达的情感主要是? A. 快乐
    B. 思乡与洒脱
    C. 忧愁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 辛弃疾《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

诗词对比

  •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比,蒋捷的《少年游》更加强调对岁月的感慨与人生哲理,而李清照则更侧重于对爱情和时光的细腻描摹。两者在意象与情感表达上有着不同的侧重点,但都展现了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词学大概》
  • 《古诗词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