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鹤仙》

时间: 2024-12-29 03:31:41

小亭山半枕。

又一番园林,春事整整。

微阴护轻冷。

早蜂狂蝶浪,褪黄消粉。

阑干日永。

数花飞、残崖断井。

仗何人、说与东风,莫把老红吹尽。

休省。

烟江云嶂,楚尾吴头,自来多景。

愁高怅远。

身世事,但难准。

况禁他,东兔西乌相逐,古古今今不问。

算鸱夷、办却扁舟,个中杀稳。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瑞鹤仙
作者:吴潜

小亭山半枕。又一番园林,春事整整。微阴护轻冷。早蜂狂蝶浪,褪黄消粉。阑干日永。数花飞残崖断井。仗何人说与东风,莫把老红吹尽。休省。烟江云嶂,楚尾吴头,自来多景。愁高怅远。身世事,但难准。况禁他,东兔西乌相逐,古古今今不问。算鸱夷办却扁舟,个中杀稳。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小亭子,靠山而建,周围是一片春天的园林,春光明媚。微微的阴云笼罩着,带来一丝凉意。早晨的蜜蜂和蝴蝶在花丛中飞舞,花瓣上的黄色和粉色渐渐褪去。阳光照耀下的栏杆显得格外悠长,几朵花儿飘落在崖边和井口。是谁在对东风低语,别把老红花全都吹散。不要在意这些。烟雾缭绕的江水与云雾交融,楚国的尽头和吴国的开端,自古以来风景如画。心中愁绪满满,身世如梦,难以把握。更何况东兔西乌之间的追逐,古今中外都不必去问。只要算上鸱夷的扁舟,心情就会安稳。

注释

  • 瑞鹤仙:词牌名,常用来表达春景和抒发愁绪。
  • 小亭:指小型的凉亭,用于休息和观景的地方。
  • 春事整整:春天的景象十分快好。
  • 微阴护轻冷:微云遮住阳光,带来些许凉意。
  • 阑干日永:栏杆在阳光下显得格外悠长。
  • 东兔西乌:古代传说中,兔子与乌鸦的追逐,象征时间与流转。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潜,字仲明,号大庵,宋代词人,其词风清新、婉约,擅长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情世态。

创作背景
《瑞鹤仙》是吴潜在春天游览园林时所作,表达了他对春天美景的赞美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瑞鹤仙》通过细腻的描绘,将春天的美景与抒发的愁绪相结合,形成鲜明的对比。开篇“小亭山半枕”一句,便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安逸的氛围,读者仿佛可以亲身体验到那份温柔的春意。接着,微阴与轻冷的描写,抓住了春天早晨的特点,给人以清新而又凉爽的感觉。

“早蜂狂蝶浪,褪黄消粉”,这句展现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然而随之而来的“阑干日永”则又透出一丝惆怅。此时,作者的情感开始转向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仗何人说与东风,莫把老红吹尽”,这不仅是对春景的珍惜,更是对青春易逝的无奈。作者通过对自然的观察,反映出内心的情感波动,展现了对生命的哲思。

整首词在描绘景色的同时,融入了丰富的情感与思考,使得诗词在简单的自然景观中,蕴藏了深刻的哲理,表现出一种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小亭山半枕”:描绘一个小亭子依靠在山半腰,营造出一种自然和谐的景象。
  • “又一番园林,春事整整”:再次强调春天的美好和生机。
  • “微阴护轻冷”:描绘早晨的微阴,带来一丝清凉,衬托出春日的温柔。
  • “早蜂狂蝶浪”:描写春天的生命活力,蜜蜂和蝴蝶的舞动象征着春天的繁荣。
  • “仗何人说与东风”:提问,谁在向东风诉说,表明了与自然的对话。
  • “烟江云嶂,楚尾吴头”:将地理和历史结合,表现出江山的美丽与悠远。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早蜂狂蝶浪”,形象地表现出春天活泼的生机。
  • 拟人:如“仗何人说与东风”,赋予自然以人类情感。
  • 对仗:如“东兔西乌”,形成对称美感,增强诗句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词通过描绘春天的美景,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同时也流露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对生命哲学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小亭:象征着安宁与静谧。
  • 春事:代表着生机与希望。
  • 早蜂狂蝶:象征着生命的活力。
  • 东风:象征着时光的流逝与青春的短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小亭山半枕”指的是诗中的哪个意象?

    • A. 小亭
    • B. 山
    • C. 半枕
    • D. 以上都是
  2. 诗中提到的“东兔西乌”所象征的是什么?

    • A. 春天的变化
    • B. 时光的流逝
    • C. 自然的和谐
    • D. 人生的无常
  3. “莫把老红吹尽”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珍惜?

    • A. 春天的景色
    • B. 青春的美好
    • C. 生命的意义
    • D. 友谊的长存

答案

  1. D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比较吴潜的《瑞鹤仙》与李清照的《如梦令》,两者都表现出对春天的热爱,但吴潜更侧重于生命哲思,而李清照则更注重个人情感的细腻。通过这种对比,可以更好地理解不同诗人在同一主题下的表达方式和情感深度。

参考资料

  1. 《宋词选》
  2. 《古典诗词鉴赏》
  3. 《中国古代文学史》
  4. 《词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