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乡子》

时间: 2024-12-29 02:22:32

去岁牡丹时。

几遍西湖把酒卮。

一种姚黄偏韵雅,相宜。

薄薄梳妆淡淡眉。

回首绿杨堤。

依旧黄鹂紫燕飞。

人在天涯春在眼,凄迷。

不比巫山尚有期。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去岁牡丹时。
几遍西湖把酒卮。
一种姚黄偏韵雅,相宜。
薄薄梳妆淡淡眉。
回首绿杨堤。
依旧黄鹂紫燕飞。
人在天涯春在眼,凄迷。
不比巫山尚有期。

白话文翻译:

去年牡丹盛开的时节,
我在西湖边喝酒,
那种姚黄的花色,韵味独特,十分相宜。
她轻轻梳妆,淡淡的眉妆。
回眸望去,绿杨垂堤。
依旧是黄鹂与紫燕在飞翔。
人虽在天涯,春景依然在眼前,令人感到凄迷。
可惜不比巫山那样还有期待。

注释:

  • 牡丹:一种花,代表富贵和繁华。
  • :古代的一种酒器。
  • 姚黄:一种花色,颜色鲜艳、雅致。
  • 梳妆:指打理妆容。
  • 绿杨堤:指绿杨树成行的堤岸。
  • 黄鹂、紫燕:鸟类,象征春天的生机。
  • 巫山:指巫山云雨,常用来比喻美好的爱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潜,宋代诗人,生平不详。其诗风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物、生活情感为题材,擅长表达细腻的情感和意境。

创作背景:

《南乡子》创作于春季,正值花开时节,诗人借此表达对春天的赞美和对远方所爱之人的思念,背景中融入了西湖的自然美景,典雅而富有情感。

诗歌鉴赏:

《南乡子》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春日西湖的美景,同时蕴含着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远方爱人的思念。开篇提到的“去岁牡丹时”,瞬间把读者的视线引向了那繁华的花期,随即通过“几遍西湖把酒卮”的描写,展现出一种优雅的生活情调。诗中提到的“姚黄偏韵雅,相宜”一语,既是对花色的赞美,更是对那种清新脱俗的美的寄托。

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不断回首,描绘出“回首绿杨堤”时的惆怅与依恋,似乎在诗人的心中,春天的美好与思念交织在一起。最后一句“人在天涯春在眼,凄迷”,不仅表达了对远方的思念,也传达了春天依旧在的美好与失落感,形成了一种强烈的对比。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美的赞美,也有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表现了宋代文人细腻的情感世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去岁牡丹时:回忆去年的牡丹花开之际,暗示一段美好的回忆。
  2. 几遍西湖把酒卮:在西湖边多次举杯畅饮,营造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氛围。
  3. 一种姚黄偏韵雅,相宜:姚黄花色的雅致与诗人心中的美好相得益彰,彰显出诗人对美的欣赏。
  4. 薄薄梳妆淡淡眉:描绘女子的妆容,令人联想到轻盈的美感。
  5. 回首绿杨堤:转身望向杨树成行的堤岸,暗示对过往的追忆。
  6. 依旧黄鹂紫燕飞:春天的鸟儿依然在飞,象征着生机与希望。
  7. 人在天涯春在眼,凄迷:尽管身在远方,眼前的春景依然令人感到迷惘与惆怅。
  8. 不比巫山尚有期:与巫山云雨相比,虽有美景却无期盼,表达了对未来的渺茫。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景与思念相结合,形成鲜明对比。
  • 拟人:黄鹂、紫燕的飞翔赋予了春天生命,增强了诗的情感。
  • 对仗:整首诗中对称的句式增强了音乐感,让诗歌更具韵律。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远方爱人的深切思念,透出一丝淡淡的忧伤与人生哲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牡丹:象征富贵与繁华,代表着美好而短暂的时光。
  • 西湖:作为自然美的象征,承载着诗人的情感寄托。
  • 黄鹂、紫燕:象征春天的生机与美好,传递出一种轻快的情绪。
  • 绿杨堤:自然中的宁静,承载着对过去的思念与追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姚黄”指的是什么? A. 一种花色
    B. 一种酒
    C. 一种鸟

  2. 填空题:诗中提到“人在天涯春在眼,__。”

  3. 判断题:诗人对西湖的描写表达了对春天的喜爱。
    A. 对
    B. 错

答案:

  1. A
  2. 凄迷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李清照《如梦令》:同样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与思念,但更多地融入了女性的细腻情感。
  • 苏轼《水调歌头》:在对月的描绘中融入了对人生哲学的思考,情感更加深邃和广阔。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歌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