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 其一 冬至夜作》
时间: 2024-09-19 20:43:1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念奴娇 其一 冬至夜作
作者: 仲并 〔宋代〕
灰飞嶰竹。庆群阴消尽,新阳来复。云物呈祥连瑞霭,烟气纷纷馥馥。紫陌香衢,朱檐影里,罗绮花成簇。岭梅惊暖,数枝争绽寒玉。有人袅袅盈盈,今朝特地,为我新妆束。娇倚银床添绣线,长喜修眉舒绿。不道多情,锦屏罗幌,难得欢生足。谁知今夜,玉壶银漏催促。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冬至夜的美丽景象。灰烬飞散,竹林间的阴影消散,新的一天又要来临。云雾中祥和的气象和芬芳的烟气交织在一起。街道上花香四溢,朱红的屋檐映照着繁花似锦。岭上的梅花在温暖的气候中争相绽放,犹如寒玉般洁白。有人轻盈地走来,今天特别为我打扮。她倚靠在银色的床上,添上绣线,愉悦地修眉,展现出她的美丽。谁能够想到,情意绵绵的锦屏罗幌,难得有如此欢快的生活。可惜今夜,时间如玉壶里的银漏般急促流逝。
注释:
- 灰飞嶰竹:指竹子枯死后变成灰烬,象征冬天的结束。
- 群阴消尽:形容阴霾消散,预示着阳光即将回归。
- 云物呈祥连瑞霭:云彩和祥瑞的气象交相辉映,营造出吉祥的氛围。
- 紫陌香衢:指通往城市和乡村的道路上香气四溢。
- 娇倚银床添绣线:描绘女子在床边,专心致志地进行绣花,展现出生活的细腻与温情。
- 玉壶银漏:比喻时光飞逝,提醒人们珍惜当下。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仲并是宋代的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以抒情见长,风格清新婉约。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冬至夜,正是寒冷的季节,诗人借助自然景物的变化,表达内心的感受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念奴娇 其一 冬至夜作》是一首典型的古代词作,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冬至夜的温暖与生机。诗的开头“灰飞嶰竹”以灰烬和竹子的对比,引入了冬天结束和春天即将到来的主题,给人一种希望的感觉。接下来的“云物呈祥连瑞霭”则通过自然现象的变化反映出吉祥的寓意,营造出一种祥和的氛围。
诗中描写的女子形象,既表现了生活的美好,又暗含着诗人对爱情的渴望和对生活的感悟。她的妆扮和修眉,象征着一种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展现了诗人对美的向往。结尾处“玉壶银漏催促”则表明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深刻反映了人们在享受生活之余,难免感受到岁月的匆匆。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与优美的意象,展现了自然与人情的和谐,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珍惜,是一首富有情感深度和艺术魅力的作品。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灰飞嶰竹:冬天的残酷使竹子枯死,象征着寒冷的结束。
- 庆群阴消尽,新阳来复:阴霾消散,新的一天将要到来,预示着新的希望。
- 云物呈祥连瑞霭:描述了祥云和瑞气,寓意吉祥。
- 烟气纷纷馥馥:各种香气交织在一起,生动展现了冬至夜的温暖。
- 紫陌香衢:描绘了街道的繁华与香气,营造出一种温馨的生活氛围。
- 朱檐影里,罗绮花成簇:朱红的屋檐下,鲜花盛开,体现出美丽的场景。
- 岭梅惊暖:岭上的梅花在阳光下绽放,象征着春天的来临。
- 有人袅袅盈盈:描写女子轻盈的身影,增加了生活的生动感。
- 娇倚银床添绣线:女子在床边绣花,体现出细腻的生活场景。
- 长喜修眉舒绿:她愉悦地修眉,展现了她的美丽与快乐。
- 不道多情,锦屏罗幌,难得欢生足: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珍惜与感慨。
- 谁知今夜,玉壶银漏催促:时间的无情流逝,提醒人们珍惜当下。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时光比作玉壶中的银漏,传达出时间飞逝的感慨。
- 拟人:通过描写自然现象赋予其情感,增强了诗歌的生动性。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手法,增强了韵律感和美感。
-
主题思想:全诗围绕冬至夜的温暖景象与生活的美好展开,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传达了珍惜当下的主题。
意象分析:
- 冬至夜:象征着寒冷与希望,冬至是自然界的一个转折点,寓意着新生的开始。
- 梅花:象征坚韧与优雅,表现了在寒冷中依然绽放的生命力。
- 女子:代表着美好生活的象征,体现了对生活细节的关注与热爱。
- 锦屏罗幌:象征着温馨的家庭环境,反映出生活的美好与情感的细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灰飞嶰竹”所表达的主要意思是什么?
- A. 竹林的繁茂
- B. 冬天的结束
- C. 春天的来临
-
“云物呈祥连瑞霭”中的“祥”字意为?
- A. 幸福
- B. 吉祥
- C. 美丽
-
诗中描写的女子在干什么?
- A. 游玩
- B. 绣花
- C. 读书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念奴娇 其一 冬至夜作》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表现了对生活细腻的描写和对美的向往,但李清照更注重内心情感的细腻表达,而仲并则更强调自然与生活的和谐,形成了不同的艺术风格。
参考资料:
- 《宋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