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 其四》
时间: 2025-01-19 22:31:1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念奴娇 其四
作者: 沈端节 〔宋代〕
寻幽览胜,凭危栏极目风烟平楚。
自笑飘零惊岁晚,欲挂衣冠神武。
芳甸时巡,醉乡日化,庭实名花旅。
阆风蓬顶,自来不见烽戍。
宴罢玉宇琼楼,醉中都忘却,瑶池归路。
俯瞰尘寰千万落,渺渺峰端栖雾。
群玉图书,广寒宫殿,一一经行处。
相羊物外,旷怀高视千古。
白话文翻译
在幽静的地方游览景色,站在高高的栏杆上,眺望着平静的楚地风烟。我自嘲年岁已晚,感到飘零不定,想要挂上神武的衣冠。芳草萋萋的田野间,醉意朦胧的乡村逐渐变幻,庭院里盛开的名花如旅途中的风景。阆苑风轻云淡,自古无人见过烽火戍楼。酒宴过后,身处玉宇琼楼,我在醉意中忘却了一切,想要回到瑶池的归路。俯视尘世万千繁华,渺小的峰顶上栖息着迷雾。群山如玉的图书,广寒宫殿,一一经过我游览的地方。在尘世之外,心胸开阔,遥望千古。
注释
- 寻幽:寻找幽静之地。
- 览胜:游览美景。
- 危栏:高高的栏杆。
- 平楚:平静的楚地,指楚国的风景。
- 芳甸:芳香的田野。
- 阆风:阆苑的风,指神仙居住的地方。
- 烽戍:烽火台和戍楼,古时用以传递消息的军事设施。
- 瑶池:神话传说中的仙境。
典故解析
“阆苑”指的是道教传说中的天宫,常用来表现美好的境界。瑶池则是西王母的居所,象征着仙境和长生不老的梦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沈端节,字子美,号白云,宋代词人,擅长描写山水和抒发个人情感,其作品常有超脱的情怀和清丽的风格。
创作背景:该诗作于沈端节晚年,正值人生的沉思时刻,诗中流露出对岁月流逝的感慨以及对逍遥自在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念奴娇 其四》是一首充满哲思与情感的词作。整首诗以幽静的游览为引入,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沉醉和对人生的思考。诗的开头,诗人寻幽览胜,意在表达对美好景色的向往,然而随即自嘲年华已逝,心中浮现出一种飘零的无奈。通过“欲挂衣冠神武”的描写,展现了对理想生活的渴望,但又夹杂着现实的无奈。
在接下来的描写中,诗人用“芳甸时巡,醉乡日化”描绘了醉人的田园景色,仿佛置身于如梦如幻的仙境。此时,诗人忽而忘却世俗的烦恼,沉醉于此刻的美好,展现出一种洒脱的态度。随着“俯瞰尘寰千万落”,诗人又回到了现实,面对尘世的繁华与喧嚣,心中涌起的是对人生的感慨与哲思。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刻的人生思考,表现了诗人超然物外的情怀与旷达的胸怀,传达出一种对理想与现实的思索,使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无奈,却又在其中找到了一种归属感和宁静。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寻幽览胜:寻找幽静的地方,游览美丽的景色。
- 凭危栏极目风烟平楚:站在高栏杆上,远眺风烟弥漫的楚地。
- 自笑飘零惊岁晚:自我调侃,感到人生如飘零的花瓣,岁月已晚。
- 欲挂衣冠神武:渴望穿上神武的衣服,追求理想的生活。
- 芳甸时巡:芳香的田野时常游览。
- 醉乡日化:醉意朦胧的日子在变化。
- 庭实名花旅:庭院中盛开的名花如旅行般美丽。
- 阆风蓬顶:阆苑的风轻柔,云淡风轻。
- 自来不见烽戍:自古无人见过烽火和戍楼。
- 宴罢玉宇琼楼:酒宴结束,身处仙境般的琼楼玉宇。
- 醉中都忘却,瑶池归路:在醉意中忘却一切,向瑶池归去。
- 俯瞰尘寰千万落:俯视尘世万千繁华。
- 渺渺峰端栖雾:远方的山峰上,雾气弥漫。
- 群玉图书:如同群山般的玉石,成就了书卷。
- 广寒宫殿,一一经行处:广寒宫的殿堂,逐一游览。
- 相羊物外:超越世俗的事物。
- 旷怀高视千古:心怀开阔,仰视千古。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色与人生感情相结合,形成鲜明的对比。
- 拟人:赋予自然景物以人的情感,使景色更加生动。
- 对仗:在结构上形成对比,使诗句更具韵律感。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对现实无奈的感慨,体现了超然物外的心态和对自然美的热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幽:象征宁静、隐秘之处。
- 风烟:代表自然的变幻与时光的流逝。
- 芳甸:象征美好的理想和生活状态。
- 瑶池:神话中的理想归宿,象征着长生与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寻幽览胜”意指什么?
- A. 寻找幽静的地方
- B. 游览繁华的城市
- C. 追求名利
-
“宴罢玉宇琼楼”中的“玉宇琼楼”象征什么?
- A. 现实生活
- B. 仙境
- C. 乡村
-
诗中提到的“瑶池”是指什么?
- A. 一种花
- B. 仙境
- C. 书籍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李白的《将进酒》:同样表现对人生的思考与豪情,但更多的是对酒的赞美与对自由的向往。
- 苏轼的《水调歌头》:通过对月的描绘,表达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情感更加细腻。
解读:两者都表现了对理想生活的渴望,但沈端节更注重自然与人生的结合,李白则更强调个体的自由与豪情,苏轼则在细腻中流露出深邃的哲学思考。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古诗文网》
- 《中国古典文学批评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