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均州南川春日三首 其一 张舜民 〔宋代〕
水墨屏风远近开,人烟隐映水环回。 何人学得愚公术,故意移将灞浐来。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如水墨画般展开的远近景致,人烟在隐约中映衬着环绕的水流。诗人好奇,是谁学会了愚公移山的方法,竟然有意将灞水和浐水移至此地。
注释:
- 水墨屏风:比喻远近景致如水墨画般展开。
- 人烟:指人类居住的地方,这里指村庄或居民点。
- 隐映:隐约映衬。
- 环回:环绕回旋。
- 愚公术:指愚公移山的故事,出自《列子·汤问》。
- 灞浐:指灞水和浐水,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附近。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舜民,字子野,宋代诗人,生平不详。其诗风格清新,善于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生活的感悟。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张舜民在均州南川春日游览时所作,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愚公移山故事的联想。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水墨屏风为喻,形象地描绘了远近景致的展开,人烟隐映在环绕的水流中,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意境。诗人通过提问“何人学得愚公术”,巧妙地将愚公移山的故事与眼前的景色联系起来,引发读者对自然与人力关系的思考。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第一句“水墨屏风远近开”,以水墨屏风为喻,形象地描绘了远近景致的展开,给人以美的享受。
- 第二句“人烟隐映水环回”,人烟在隐约中映衬着环绕的水流,增添了诗意。
- 第三句“何人学得愚公术”,提出疑问,引发读者思考。
- 第四句“故意移将灞浐来”,通过愚公移山的故事,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远近景致比作水墨屏风,形象生动。
- 设问:通过提问“何人学得愚公术”,引发读者思考。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愚公移山故事的联想,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力关系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 水墨屏风:比喻远近景致,形象生动。
- 人烟:指人类居住的地方,增添了诗意。
- 愚公术:通过愚公移山的故事,引发读者对自然与人力关系的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水墨屏风”比喻的是什么? A. 远近景致 B. 人烟 C. 水流 D. 愚公术
-
诗中提到的“愚公术”是指什么故事? A. 愚公移山 B. 精卫填海 C. 夸父追日 D. 嫦娥奔月
-
诗中“灞浐”是指什么? A. 山名 B. 水名 C. 地名 D. 人名
答案: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 杜甫的《春望》: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对时局的忧虑。
诗词对比:
- 张舜民的《均州南川春日三首 其一》与王维的《山居秋暝》:都描绘自然景色,但张诗更多地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愚公移山故事的联想。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列子·汤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