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疏篱半倒竹脩脩,下有冰泉断复流。此地著梅故差胜,杖藜何惜屡经丘。
白话文翻译:
稀疏的篱笆半倒着,竹子修长,下面有冰冷的泉水断断续续地流动。这个地方因为梅花而显得格外美丽,拄着拐杖何必吝惜多次经过这片丘陵。
注释:
- 疏篱:稀疏的篱笆。
- 脩脩:修长的样子。
- 冰泉:冰冷的泉水。
- 断复流:断断续续地流动。
- 著梅:种植梅花。
- 差胜:格外美丽。
- 杖藜:拄着拐杖。
- 屡经丘:多次经过丘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宋代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山水田园,表达了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冬日梅花的景象,展现了诗人对梅花坚韧品质的赞美。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冬日的一次郊游中,诗人被梅花的美景所吸引,因而创作了这首诗。诗中通过对梅花生长环境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梅花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冬日梅花的景象,通过对梅花生长环境的细致刻画,展现了梅花在寒冷中依然坚韧美丽的特质。诗中的“疏篱半倒竹脩脩”描绘了梅花生长的环境,而“下有冰泉断复流”则进一步加深了冬日的寒冷氛围。最后两句“此地著梅故差胜,杖藜何惜屡经丘”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美景的喜爱,以及对梅花坚韧品质的赞美。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通过对梅花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坚韧精神的崇敬。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疏篱半倒竹脩脩”:描绘了梅花生长的环境,稀疏的篱笆半倒着,竹子修长,营造了一种自然、朴素的氛围。
- “下有冰泉断复流”:进一步加深了冬日的寒冷氛围,冰冷的泉水断断续续地流动,增强了梅花的坚韧形象。
- “此地著梅故差胜”: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美景的喜爱,因为梅花的存在,这个地方显得格外美丽。
- “杖藜何惜屡经丘”:表达了诗人对梅花坚韧品质的赞美,拄着拐杖多次经过这片丘陵,表达了对梅花美景的留恋。
修辞手法:
- 拟人:“冰泉断复流”中的“断复流”赋予了冰泉以生命力,使其显得更加生动。
- 对比:通过描绘梅花生长的艰苦环境与梅花的美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了梅花的坚韧品质。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梅花生长环境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梅花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以及对自然美的热爱。
意象分析:
- 疏篱、竹脩脩:描绘了梅花生长的自然环境,营造了一种朴素、自然的氛围。
- 冰泉:加深了冬日的寒冷氛围,增强了梅花的坚韧形象。
- 梅花: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精神,是诗中的主要意象。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疏篱半倒竹脩脩”描绘了什么景象? A. 梅花的美丽 B. 梅花生长的环境 C. 冬日的寒冷 D. 诗人的心情 答案:B
-
诗中的“冰泉断复流”表达了什么? A. 梅花的美丽 B. 冬日的寒冷 C. 诗人的心情 D. 梅花的坚韧 答案:B
-
诗中的“此地著梅故差胜”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什么情感? A. 喜爱 B. 厌恶 C. 无所谓 D. 嫉妒 答案:A
-
诗中的“杖藜何惜屡经丘”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什么情感? A. 喜爱 B. 厌恶 C. 无所谓 D. 嫉妒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安石《梅花》:同样描绘了梅花的美丽和坚韧品质。
- 陆游《卜算子·咏梅》:通过对梅花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梅花坚韧精神的赞美。
诗词对比:
- 王安石《梅花》与赵蕃《梅花十绝句 其一》:两首诗都描绘了梅花的美丽和坚韧品质,但王安石的诗更加注重梅花的形态美,而赵蕃的诗则更加注重梅花的精神美。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赵蕃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风。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提供了对古代诗歌的详细解析和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