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刘敦质》
时间: 2025-01-01 13:20:1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哭刘敦质
白居易 〔唐代〕
小树两株柏,新土三尺坟。
苍苍白露草,此地哭刘君。
哭君岂无辞,辞云君子人。
如何天不吊,穷悴至终身。
愚者多贵寿,贤者独贱迍。
龙亢彼无悔,蠖屈此不伸。
哭罢持此辞,吾将诘羲文。
白话文翻译:
两株小柏树,埋在新土之上,
苍苍的白露草,正是在这里为刘君哭泣。
我哭君时岂无言辞,言辞中说君乃君子之人。
为何上天不垂怜,任他穷困一生。
愚蠢者常被珍视长寿,贤者却常遭贬低困顿。
龙亢虽然没有悔恨,蠖屈却无法伸展。
哭罢之后持此辞,我将追问古人文采。
注释:
- 小树两株柏:小柏树象征着生命与坚韧,代表对逝者的怀念。
- 三尺坟:指新土上覆盖的坟墓,强调刘敦质的早逝。
- 苍苍白露草:白露时节草色苍翠,暗示生命的脆弱与短暂。
- 哭君岂无辞:我哭泣君子,决非没有话可说,表明对刘敦质的深情。
- 穷悴至终身:形容刘敦质一生的艰辛与不幸。
- 贤者独贱迍:贤人常遭贬低,愚者却被珍视,反映社会对人的不公。
- 龙亢与蠖屈:分别象征着不悔的龙和屈曲的虫,表达了对命运的无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以其平易近人的诗风和关注社会民生而闻名。他在政治上曾担任中书省的职务,因其诗歌而受到广泛尊敬。
创作背景:该诗作于白居易晚年,正值其对人生无常、命运不公的深刻思考之际。刘敦质为白居易的友人,因其早逝而引发白居易对人生与社会的感慨。
诗歌鉴赏:
《哭刘敦质》是一首悼亡诗,表达了白居易对友人的思念与惋惜。诗中通过描绘小柏树和新土坟墓,营造出一种伤感的氛围。开篇的“两株柏”与“新土三尺坟”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生与死的交替。接着,诗人以“苍苍白露草”来表现生命的脆弱与短暂,意在唤起人们对逝者的深切怀念。
诗中“哭君岂无辞”一句,说明了白居易对刘敦质的深厚感情,尽管悲痛,但仍希望为其发声,揭示其为人之美。这种情感在后文中通过对社会的不公进行更深层次的探讨,表明了贤者常常遭遇的贬低与困境,愚者却被珍视长寿的现象,反映了社会的悖论。
最后,诗人以“哭罢持此辞”结束,显示了他对古人文采的追求和对刘敦质的深切缅怀。整首诗在结构上严谨,情感深沉,体现了白居易对友人深厚的情感和对命运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小树两株柏,新土三尺坟:指对逝者刘敦质的追思,柏树象征坚韧不拔。
- 苍苍白露草,此地哭刘君:在露水滋润的草地上哭泣,表现哀伤。
- 哭君岂无辞,辞云君子人:表达对刘敦质品德的赞誉。
- 如何天不吊,穷悴至终身:天不怜悯,善人遭受苦难。
- 愚者多贵寿,贤者独贱迍:社会对愚者的珍视与贤者的贬低,反映人生的不公。
- 龙亢彼无悔,蠖屈此不伸:比喻命运的无常与不公。
- 哭罢持此辞,吾将诘羲文:表达对古人文采的仰慕与追问。
-
修辞手法:
- 比喻:用“龙亢”和“蠖屈”比喻命运的不同。
- 对仗:如“愚者多贵寿,贤者独贱迍”,增强了诗歌的音乐感与节奏。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逝者的追思,表达了对人生无常与社会不公的深刻思考,呼唤人们对贤者的尊重与珍视。
意象分析:
- 柏树:象征坚韧与永恒,常用来寄托对逝者的怀念。
- 新土:新土覆盖的坟墓,象征生命的结束与安息。
- 白露草:象征生命的脆弱与无常,预示着凋零与悲伤。
- 龙亢与蠖屈:分别象征不同的命运,表现人生的无奈与不公。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小树两株柏”象征什么?
- A. 生命的短暂
- B. 友谊的长存
- C. 坚韧与怀念
- D. 贫困与苦难
-
“愚者多贵寿,贤者独贱迍”反映了什么?
- A. 社会对人的评价
- B. 友谊的可贵
- C. 生命的价值
- D. 自然的规律
-
诗的最后一句“吾将诘羲文”表达了什么?
- A. 对古人文采的仰慕
- B. 对刘君的怀念
- C. 对自己命运的思考
- D. 对社会的批判
答案:
- C
- A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哀江头》
- 李白的《夜泊牛津口》
- 陶渊明的《饮酒》
诗词对比:
- 杜甫的《哀江头》同样表达了对逝者的哀悼,但更加强调个人情感与历史的沉重。
- 李白的《夜泊牛津口》则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传达一种孤独与思念的情感,与白居易的抒情风格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白居易诗文选》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