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幕遮•灯下听剪刀声》

时间: 2025-01-01 13:54:11

紫纹绫,红锦缎。

裁向灯前,响杂黄金钏。

应恐鸳鸯分背面。

钿尺频移,停处商量遍。

晃还移,人未倦。

叠股并刀,运处分明见。

万缕愁肠萦莫遣。

欲断仍连,试倩萧娘剪。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苏幕遮•灯下听剪刀声
作者: 董以宁 〔明代〕

紫纹绫,红锦缎。裁向灯前,响杂黄金钏。
应恐鸳鸯分背面。钿尺频移,停处商量遍。
晃还移,人未倦。叠股并刀,运处分明见。
万缕愁肠萦莫遣。欲断仍连,试倩萧娘剪。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描绘了在灯下裁剪紫色绫绸和红色锦缎的情景,剪刀声与金钏的声音交杂在一起。可能是因为担心鸳鸯失散,钿尺不断移动,停下来时又反复商量。虽然灯光晃动,但人们并没有感到疲倦。叠放的布料和剪刀,运用得十分清晰可见。心中万缕愁绪交织,难以排遣。想要断绝这些愁苦,却又难以割舍,最终只好请萧娘来剪裁。

注释

  • 紫纹绫:一种紫色的丝绸面料,常用作衣物或装饰。
  • 红锦缎:红色的缎子,质地光滑,通常用于制作华丽的服装。
  • 灯前:在灯光下,暗示细致的工作和氛围。
  • 黄金钏:一种金饰,可能是装饰用的耳环,剪刀声与金饰声相杂。
  • 鸳鸯:象征爱情和伴侣,表达对情感的担忧。
  • 钿尺:一种用于测量和裁剪布料的工具。
  • 萧娘:可能指代擅长裁剪的女性,象征着帮助和亲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董以宁是明代的女词人,生平不详,但她在词中展现了细腻的情感和对生活的独特观察。她的作品常常融入女性的视角,描绘了日常生活中的点滴。

创作背景:该词作于明代,时代背景下女性的地位逐渐提升,词中表现出的情感和细腻的手法,反映了女性在家庭和情感中所面临的复杂心理。

诗歌鉴赏

《苏幕遮•灯下听剪刀声》是一首充满细腻情感的词作。词中通过对灯下裁剪的描绘,展现了女性在生活中承担的角色和情感。开头的“紫纹绫,红锦缎”不仅展现了缝制的材料,更暗示了生活的华丽与繁复。随后的“响杂黄金钏”,则是对生活细节的精准刻画,剪刀声与金饰声交织,形成一种独特的声音美感。

词中反复提到的“鸳鸯”,暗示了对爱情和陪伴的期许与担忧,而“钿尺频移,停处商量遍”则表现出在选择和裁剪间的犹豫与思考。最后,面对愁肠的纠结,表达了对情感的无奈与渴望。这种对情感与生活琐事的细致观察,构成了词作的深邃内涵。

整首词在情感的表达上层次分明,通过意象的变化,传达了女性在面对生活与情感时的复杂心理,体现了董以宁对于生活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紫纹绫,红锦缎”:描绘裁剪的材料,色彩丰富,象征美好生活。
    • “裁向灯前,响杂黄金钏”:细致的裁剪工作在灯光下进行,剪刀声与金饰声交杂,营造了温馨的氛围。
    • “应恐鸳鸯分背面”:表达对爱情的担忧,象征心中情感的焦虑。
    • “钿尺频移,停处商量遍”:反映出对裁剪的认真与细致,象征生活中的选择与思考。
    • “晃还移,人未倦”:尽管灯光晃动,但人们专注于手中的工作,体现出对生活的热爱。
    • “万缕愁肠萦莫遣”:表达心中愁绪的复杂与难以排解。
    • “欲断仍连,试倩萧娘剪”:想要断绝愁苦,却又难以割舍,最终只能求助于他人。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紫纹绫,红锦缎”,形成对称的美感。
    • 拟人:情感的表达如同有生命般生动,增强了情感的真实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女性的日常生活,表达了对爱情与生活的复杂情感,展现了女性在细腻与坚韧之间的挣扎。

意象分析

  • 灯光:象征着温暖、希望与细致的生活。
  • 剪刀:代表着选择与割舍,体现了对生活的掌控。
  • 鸳鸯:象征爱情与陪伴,反映出对情感的渴求。
  • 愁肠:表达内心的复杂情感,突显了生活的多面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材料有哪些?

    • A. 紫纹绫
    • B. 红锦缎
    • C. 青布
    • D. 黄丝绸
  2. “应恐鸳鸯分背面”中的“鸳鸯”象征什么?

    • A. 夫妻情感
    • B. 友谊
    • C. 孤独
    • D. 亲情
  3. 整首词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快乐
    • B. 忧愁
    • C. 愤怒
    • D. 期待

答案

  1. A,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表现女性的细腻情感。
  • 苏轼的《水调歌头》:探讨人生与情感的深刻主题。

诗词对比

  • 董以宁的《苏幕遮》与李清照的《如梦令》都展现了女性的细腻情感,但董以宁更侧重于生活中的细节,而李清照则更多地反映了对逝去爱情的追忆。

参考资料

  • 《明代词人研究》
  • 《古代女性文学作品选集》
  • 《中国古典诗词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