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古 其五》

时间: 2024-12-29 17:05:08

徂徕有嘉木,薿薿高连天。

修柯濯雨露,沃叶藏云烟。

根蟠九地暖,声落四壁寒。

由来所养□,不与春相干。

岁久产茯苓,玉色腴且坚。

山人斸为药,至味通灵仙。

愿言事服饵,身可三千年。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拟古 其五
作者: 黄庚 〔宋代〕

徂徕有嘉木,薿薿高连天。
修柯濯雨露,沃叶藏云烟。
根蟠九地暖,声落四壁寒。
由来所养,不与春相干。
岁久产茯苓,玉色腴且坚。
山人斸为药,至味通灵仙。
愿言事服饵,身可三千年。

白话文翻译

在徂徕山上有一种美好的树木,枝叶繁茂直冲云天。
树干修长,沐浴在雨露之中,叶子滋养着云烟。
根系深深扎入温暖的土地,树的声音在四面墙壁上回响冷清。
这种树的生长源自于大地,不与春天的气候有任何关系。
经过岁月的积累,树下产出的茯苓呈现出美玉一般的颜色,肉质肥厚且坚韧。
山中隐士将其砍下作为药材,味道独特通向灵仙之境。
我愿意服用这种药物,这样我的身体可以长生不老,活到三千年。

注释

  • 徂徕:指徂徕山,因其有名的美丽树木而著称。
  • 嘉木:美好的树木。
  • 薿薿:形容树木茂盛的样子。
  • 修柯:形容树干修长。
  • :洗涤、沐浴。
  • 沃叶:滋养的叶子。
  • 茯苓:一种中药材,生长在树根部,具有药用价值。
  • 玉色:形容茯苓的颜色如玉一般。
  • 山人:指隐士或山中住人。
  • 服饵:指服用药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黄庚(生年不详,卒年约1134年)是宋代的一位诗人,以其古典诗风和对自然的深刻观察而著称。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常以山水为题材,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命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文人对自然的赞美和对长生不老药物的渴望时期。诗中通过描绘树木和茯苓,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生命的敬畏与追求长生的愿望。

诗歌鉴赏

《拟古 其五》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致描绘,展现了诗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诗的开篇描绘了徂徕山上高耸的树木,生动地展现了自然界的丰盈与美丽。树的茂盛不仅象征着生命的蓬勃,也暗示了长生不老的药材茯苓的生长。整首诗在清新自然的表象下,渗透着对生命延续和灵性追求的哲思。

诗中“根蟠九地暖,声落四壁寒”一句,形成鲜明的对比,表现了树木扎根大地的坚韧与孤独。诗人似乎在探讨生命的本质,强调了自然与生命的相互依存关系,同时也反映了人对长生的向往。最后以“身可三千年”收尾,带着期许与幻想,传达了人类对永恒生命的渴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徂徕有嘉木,薿薿高连天:开篇引入主题,描绘树木的美丽与高耸,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印象。
  • 修柯濯雨露,沃叶藏云烟:树木在雨露中生长,叶子吸收云雾,展现出自然的滋养。
  • 根蟠九地暖,声落四壁寒:树根扎入温暖的土地,声音却在冰冷的四壁间回荡,象征孤独与生命的坚持。
  • 由来所养,不与春相干:强调树的生长与春天无关,反映出自然生长的独立性。
  • 岁久产茯苓,玉色腴且坚:岁月积累下,茯苓的珍贵,象征着时间的沉淀和生命的富饶。
  • 山人斸为药,至味通灵仙:隐士的智慧与对自然的尊重,将树木转化为药材,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
  • 愿言事服饵,身可三千年:表达对长生不老的渴望,抒发人对生命的哲学思考。

修辞手法

  • 比喻:用“玉色”形容茯苓,强调其珍贵。
  • 对仗:全诗多处运用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树木如人般有生命,生动形象。

主题思想:整首诗探讨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表达了对生命的思考与对长生的渴望,体现了道家思想中对自然和谐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嘉木:象征生命的美好与力量。
  • 茯苓:代表药用价值,传达长生的哲学。
  • 山人:隐士形象,体现对自然的尊重与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徂徕有嘉木”中的“嘉”字意为: A. 好
    B. 大
    C. 美
    D. 强

  2. “岁久产茯苓”中的“岁久”意为: A. 时间短
    B. 时间久
    C. 时间快
    D. 时间慢

  3. 诗中提到的“山人”指的是: A. 城市人
    B. 隐士
    C. 商人
    D. 学者

答案: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饮酒》陶渊明
  • 《早发白帝城》李白

诗词对比: 与陶渊明的《饮酒》相比,黄庚的《拟古 其五》在自然描写上更为细腻,陶渊明则更强调个人情感与自然的融入。两者均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但黄庚更注重生命的延续与长生的追求。

参考资料

  1. 《宋诗选》
  2.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3. 《黄庚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