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茅亦山先生杂咏》

时间: 2025-01-17 09:21:21

破砚尘封懒赋诗,晚年才思觉衰迟,耽书自笑已成癖,煮字元来不疗饥。

风月满怀诗可写,地霜侵鬓镜先知。

太公八十方荣遇,把钓溪边更待时。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破砚尘封懒赋诗,
晚年才思觉衰迟。
耽书自笑已成癖,
煮字元来不疗饥。

风月满怀诗可写,
地霜侵鬓镜先知。
太公八十方荣遇,
把钓溪边更待时。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晚年时的感慨。他的砚台上积满了尘土,懒得再写诗;年纪大了,才思已经衰退。他沉迷于读书,自嘲成了书癖;写字也只是为了消磨时间,而无法解饥。虽然心中充满了风月之情,可以写出诗歌;但鬓边的霜发却在镜子中揭示了他的衰老。就像太公在八十岁时仍能得到荣遇,他在溪边垂钓,静待时机。


注释

  1. 破砚:砚台破损,象征着诗人创作的懒散与无奈。
  2. 尘封:尘土覆盖,表示长时间未使用。
  3. 晚年:指诗人的老年时期。
  4. 才思:才华和思维,诗人感叹自己创作力的衰退。
  5. 耽书:沉迷于阅读,表示对书本的热爱。
  6. 煮字:形象地描述写字的过程,暗示文字的消耗。
  7. 风月:指自然景色或诗情画意,诗人内心的丰富情感。
  8. 地霜:指秋冬季节的霜,象征衰老的迹象。
  9. 太公:指姜子牙,传说中八十岁依然能获得封赏的智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黄庚,宋代诗人,以其清新明快的风格而闻名。他的诗作多反映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尤其擅长描写晚年生活的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黄庚晚年,正值其人生的反思期,表达对衰老与创作困境的感慨,以及对生命、时光的独特理解。


诗歌鉴赏

黄庚的《和茅亦山先生杂咏》是一首充满哲理的晚年抒怀之作。诗的开头以“破砚尘封懒赋诗”揭示了诗人创作的懒散与无奈,反映了他在晚年面对创作力衰退的无奈心情。诗中“耽书自笑已成癖”一语,鲜明地描绘了诗人沉迷阅读的现象,显示出他对文字的深厚热爱,却又带有一丝自嘲的意味,仿佛在说他已无法再以诗歌填补自己的内心空虚。

伴随着“风月满怀诗可写”的自我鼓励,诗人内心的诗情依然存在。然而“地霜侵鬓镜先知”则是对衰老无情的写照,时光的流逝在他的容颜上留下了明显的痕迹。在此背景下,诗人引入了太公的典故,借以表达虽然年事已高,但仍然可以等待时机,体现了对生命的积极态度。

整首诗结构严谨,意象丰富,情感细腻,抒发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既有对晚年生活的无奈,又有对未来的希冀,展示出黄庚作为一位成熟诗人的深邃哲理和对生命的热爱。


诗词解析

  1. 逐句解析

    • 破砚尘封懒赋诗:砚台破损且积满灰尘,显示创作的懒惰。
    • 晚年才思觉衰迟:在老年,才华与思维变得迟钝。
    • 耽书自笑已成癖:沉迷于阅读,甚至自嘲已成癖好。
    • 煮字元来不疗饥:写字只是消磨时间,无法填饱肚子。
    • 风月满怀诗可写:虽然内心充满灵感,但因衰老而难以付诸笔端。
    • 地霜侵鬓镜先知:鬓发已经变白,镜子中的自己在提醒衰老。
    • 太公八十方荣遇:借用太公的例子,说明年老也有可能获得成功。
    • 把钓溪边更待时:在溪边垂钓,等待合适的时机。
  2.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煮字”形象地表达写作的艰辛。
    • 对仗:整首诗在句式上保持了对仗的美感。
  3. 主题思想

    • 诗歌探讨了衰老、创作的困境与对生命的思考,表现出一种淡然的生活态度,尽管面临困境,仍然保持对未来的期待。

意象分析

  1. 破砚:象征着创作的停滞与懈怠。
  2. 尘封:暗示时间的流逝与创作的冷淡。
  3. 地霜:衰老的象征,代表着生命的无常与易逝。
  4. 太公:象征智慧与耐心,传达出即使在晚年也能有所作为的信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通过何种意象表现晚年的衰老?

    • A. 破砚
    • B. 地霜
    • C. 风月
    • D. 钓鱼
  2. 诗中提到的“太公”象征着什么?

    • A. 智慧与耐心
    • B. 富贵与荣华
    • C. 青春与活力
    • D. 孤独与寂寞

答案

  1. B
  2.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安石的《泊船瓜洲》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 黄庚《和茅亦山先生杂咏》与杜甫《春望》:两者都反映了对生活的深刻思考,黄庚更多的是个人的哲学思考,而杜甫则更多地反映了国家的忧虑。

参考资料

  • 《宋代诗歌鉴赏》
  • 《黄庚诗集》
  • 《诗词的哲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