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花间昔日黄鹂啭,
妾向青楼已生怨。
花落黄鹂不复来,
妾老君心亦应变。
君心比妾心,
妾意旧来深。
一别十年无尺素,
归时莫赠路傍金。
白话文翻译
在花丛中,往日的黄鹂鸟曾经啼叫,
而我在青楼中已心生怨恨。
花儿凋谢,黄鹂鸟也不再回来,
我已变老,你的心也应该会改变。
你的心和我的心相比,
我的情意自古以来就更深。
一别十年没有书信相闻,
你归来的时候,不要在路旁赠送金子。
注释
- 啭:鸟鸣的声音。
- 妾:古代对女性的称呼,常指地位较低的妻妾。
- 青楼:指妓院或歌舞场所。
- 怨:指心中对某事的不满和恨意。
- 黄鹂:一种鸟,象征美好和快乐。
- 尺素:指书信,古时以纸张的长度来比喻书信的短小。
典故解析
“黄鹂”在古诗中常常象征着春天和快乐,诗中提到的“青楼”则是古代男性寻欢作乐的场所,暗示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爱情的失落。诗中“一别十年”暗指长时间的离别,反映出对感情的无奈与感伤。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嘉祐,唐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诗风以情感细腻著称。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李嘉祐的青楼生活中,反映了他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感情变化的无奈与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杂兴》以花间黄鹂的意象开篇,展现了昔日的美好。诗人在青楼的生活中,因日渐凋零的花朵和不再鸣叫的黄鹂,感受到了一种孤独和失落。随着时间的推移,诗人意识到自己的感情与记忆在变化,曾经的美好似乎被时间冲淡,留下的只有怨恨和无奈。
诗中反复提及的“君心”和“妾心”,表现出诗人对于爱情和忠诚的深刻思考。诗人感叹,尽管自己的爱意始终如昔,但对方的心态却可能已经改变,暗示着感情的单向性和不可逆转的命运。最后一句“不赠路傍金”则是对物质的拒绝,表达了对真情的渴望。
整首诗情感深邃,意境悠远,展现了李嘉祐对爱情的深刻理解和对人情冷暖的敏感反应。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花间昔日黄鹂啭”:描绘过去的美好时光,黄鹂啼鸣象征春天的生机。
- “妾向青楼已生怨”:诗人在青楼中感到失落,产生怨恨。
- “花落黄鹂不复来”:暗示时光流逝,美好已不再。
- “妾老君心亦应变”:自我反省,感情可能随时间而改变。
- “君心比妾心”:表达对方的心相比于自己情感的冷淡。
- “妾意旧来深”:强调自己对爱情的执着。
- “一别十年无尺素”:长时间的分离,缺乏联系。
- “归时莫赠路傍金”:不希望用物质来弥补情感的缺失。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黄鹂与爱情的美好结合,形成对比。
- 对仗:上下句对称,增强韵律感。
- 拟人:让自然界的黄鹂有情感,增强诗的感染力。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对花和鸟的描绘,表达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及对爱情变迁的无奈,揭示人心易变和时间无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黄鹂:象征美好、快乐和青春。
- 花:象征爱情的美好和短暂。
- 青楼:象征欲望与孤独。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黄鹂”象征什么?
- A. 孤独
- B. 美好与快乐
- C. 忧伤
- 诗人认为感情会如何变化?
- A. 永恒不变
- B. 随时间变化
- C. 只会加深
- “归时莫赠路傍金”中的“金”象征什么?
- A. 财富
- B. 友情
- C. 物质的虚伪
答案:
- B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白居易的《长恨歌》,同样探讨爱情的变迁与无奈。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表现了长时间离别后的思念。
诗词对比:
- 李白的《将进酒》与李嘉祐的《杂兴》都涉及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但李白更偏向豪放,而李嘉祐则更显细腻与感伤。两者在表达情感上各有千秋,展示了不同的艺术风格。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诗经与汉赋研究》
- 《唐代诗人传记》
通过以上的分析和介绍,希望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杂兴》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