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水流过海稀,尔去换春衣。
泪向槟榔尽,身随鸿雁归。
草思晴后发,花怨雨中飞。
想到金陵渚,酣歌对落晖。
白话文翻译:
水流过海多么稀少,你要离开时换上春天的衣裳。
泪水向着槟榔树流尽,身体随同鸿雁一起返回。
草木在晴天后思念生长,花儿在雨中怨恨飞散。
想到金陵的水边,正好对着落日放声高歌。
注释:
- 水流过海稀:形容水流在海洋中稀少,暗示离别时的愁绪。
- 尔去换春衣:你要离开的时候换上春天的衣服,象征新的开始。
- 泪向槟榔尽:泪水流尽,槟榔树是热带植物,表现离别的苦楚。
- 身随鸿雁归:身体随鸿雁一起归去,寓意对故乡的思念。
- 草思晴后发:植物在晴天后渴望生长,象征生命的盼望。
- 花怨雨中飞:花儿在雨中飞散,表达对离别的无奈。
- 金陵渚:指的是南京,金陵是南京的古称,象征着怀旧与思乡。
- 酣歌对落晖:在落日的余晖中高歌,表现出一种洒脱与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嘉祐,唐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作品多以情感细腻、意象丰富著称。他的诗歌常常反映出对生活的感悟与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该诗作于李嘉祐与友人分别之际,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与对故乡的思念,同时也体现了春天的生机与离别的伤感。
诗歌鉴赏:
《送裴宣城上元所居》通过自然景象和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诗人在送别友人时的复杂心情。开头两句描绘了水流过海的稀少与离别时的换衣,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新的开始,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与不舍。接下来的“泪向槟榔尽,身随鸿雁归”则进一步渲染了离别的伤感,泪水的尽头也似乎是心灵的归宿,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
“草思晴后发,花怨雨中飞”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反映出诗人内心的波动,草木的生长与花儿的飞散,暗示着生命的无常与对美好时光的怀念。最后的“想到金陵渚,酣歌对落晖”,则是对故乡金陵的深情回望,酣畅的歌声与落日余晖相映成趣,表现出一种洒脱的情怀,同时也暗含着对未来的期许。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巧妙地融入了作者的情感,展现了离别的伤感与对故乡的眷恋,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水流过海稀:
- 表达出离别时的孤独与稀少,水流在广袤的海洋中显得渺小,仿佛人与人的关系在离别后也会变得疏远。
-
尔去换春衣:
- 在离别之际,友人换上春装,象征着新生和希望。
-
泪向槟榔尽:
- 泪水流尽,代表着伤感的极致,而槟榔树则是思念的象征。
-
身随鸿雁归:
- 鸿雁的归来象征着思乡之情,诗人内心深处对故土的依恋。
-
草思晴后发:
- 草木在经历雨水洗礼后的期待,象征着对未来的渴望与生长。
-
花怨雨中飞:
- 花儿在雨中失去生机,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
想到金陵渚:
- 提及金陵,表达对故乡的情感寄托。
-
酣歌对落晖:
- 在夕阳下高歌,表现出一种对生活的热爱与不羁。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水流稀少比作离别的孤独。
- 拟人:草木似乎有自己的情感,表达对晴天的渴望。
- 对仗:上下句之间的结构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与自然景象的结合,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对故乡的深情以及对未来的期望,展现了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深深的眷恋。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水流:
- 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
-
春衣:
- 代表着新的开始与希望。
-
槟榔:
- 作为思念的象征,传达出对故乡的眷恋。
-
鸿雁:
- 代表着归乡与思乡的情感。
-
草木:
- 代表生命的生长与希望。
-
花:
- 象征着美好与短暂。
-
金陵:
- 故乡的象征,承载着个人的历史与情感。
-
落晖:
- 夕阳的余晖,象征着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水流过海稀”表达的是怎样的情感?
- A. 伤感
- B. 喜悦
- C. 平静
-
“尔去换春衣”中的“春衣”象征着什么?
- A. 新的开始
- B. 伤感
- C. 旧的回忆
-
“想到金陵渚”中的“金陵”指的是哪个地方?
- A. 北京
- B. 南京
- C. 上海
答案:
- A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登鹳雀楼》
- 孟浩然《春晓》
- 李白《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 李白《月下独酌》:同样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感悟,但更显得豪放洒脱。
- 王之涣《登鹳雀楼》:以壮丽的自然景色展现人生的壮丽与希望,情感上更为高昂。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文学作品选》
- 相关诗词研究论文与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