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鸾镜无由照,蛾眉岂忍看。
不知愁发换,空见隐龙蟠。
那惬红颜改,偏伤白日残。
今朝窥玉匣,双泪落阑干。
白话文翻译:
这面镜子无法照出我的容颜,蛾眉的美丽怎能忍心去看?
不知愁苦的变迁,我只看到那隐秘的龙形蜷缩。
何以让我这样的红颜改变,却更让我感到白昼的残忍。
今天我朝着玉匣窥视,泪水双双滴落在栏杆上。
注释:
- 鸾镜:古代一种美丽的镜子,象征美貌和青春。
- 蛾眉:形容女子的眉毛如蛾翅般细长,常用来形容美丽的女子。
- 愁发:指因愁苦而变的容颜。
- 隐龙蟠:隐喻潜藏的忧伤与烦恼。
- 红颜:指年轻美丽的女子。
- 玉匣:象征珍藏的东西,可能是镜子或其他美物。
典故解析:
“蛾眉”常用于形容佳人的美貌,源于古代对女性容貌的赞美。“隐龙蟠”则可以理解为内心深处的痛苦和忧虑,象征着复杂的情感和命运的无常。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嘏,字子美,唐代诗人,生于公元779年,卒于公元843年,原籍河南。其诗风格清新,常以自然景物和人情世故相结合,表现细腻的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唐代盛世时期,社会繁荣,但个人的情感经历却常常充满愁苦,反映出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与思考。
诗歌鉴赏:
《杂曲歌辞》以其细腻的情感和深邃的意境,展现了赵嘏对美与悲的深刻理解。诗中“鸾镜无由照”的开头,便引人入胜,镜子的隐喻不仅是对美貌的渴望,也是对自我认知的追寻。而“蛾眉岂忍看”则更增添了一层悲凉,仿佛在诉说着美丽的代价与无奈。
诗中“愁发换,空见隐龙蟠”,表面上是对外表的遗憾,实际上却反映了内心的愁苦与孤独,隐龙即为潜藏的忧伤,展现了诗人对自身命运的无奈与感慨。最后两句“今朝窥玉匣,双泪落阑干”,将情感推向高潮,泪水的落下不仅是对美好时光的怀念,更是对时光流逝的深切哀伤。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极为讲究,镜子、蛾眉、红颜等元素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美丽而又忧伤的画面,深刻触动人心。赵嘏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情感,展现了个体在社会变迁中的无奈与悲哀,令读者在美的享受中思考生命的意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鸾镜无由照:镜子无法照出自己的美貌,暗示内心的失落。
- 蛾眉岂忍看:美丽的眉形让人难以忍心看,表现出对美的渴望和忧伤。
- 不知愁发换:对愁苦的无知,反映出对时间流逝的无奈。
- 空见隐龙蟠:只看到隐藏的龙,象征内心的痛苦和隐秘的烦恼。
- 那惬红颜改:对红颜的改变感到不满,表达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 偏伤白日残:白天的残忍让人心痛,表现出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 今朝窥玉匣:今天窥视玉匣,象征对美好过去的追忆。
- 双泪落阑干:泪水落下,表现出深切的悲伤和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鸾镜”与“蛾眉”的使用,将美与愁苦紧密联系。
- 拟人:通过情感的表达,使无生命的物体(如镜子)具象化。
- 对仗:诗的结构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赵嘏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美丽与忧愁并存的复杂情感,反映了个体在历史洪流中的无奈与孤独。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鸾镜:象征美丽和青春的消逝。
- 蛾眉:美丽的象征,体现了对美的渴望。
- 隐龙:潜藏的忧伤,象征内心的痛苦与烦恼。
- 玉匣:象征珍藏的美好时光,隐喻对过去的追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鸾镜无由照”中的“鸾镜”象征什么? A. 美丽
B. 悲伤
C. 财富 -
诗中提到的“蛾眉”用来形容谁的美丽? A. 诗人自己
B. 佳人
C. 自然 -
“双泪落阑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开心
B. 无奈与悲伤
C. 愤怒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红楼梦》中的诗词(如《桃花扇底江南水》)
- 李白的《静夜思》
诗词对比:
- 李白的《将进酒》与赵嘏的《杂曲歌辞》,两者均体现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但李白更倾向于豪情壮志,赵嘏则更显细腻与忧愁。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相关学术文章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