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杂咏》

时间: 2025-01-01 11:15:44

久病鲜尘事,溪山逐相安。

欲知生息意,自树庭中兰。

静睹共叶荣,春风吹亦难。

新禽弄佳吹,小水生微澜。

同在天地中,安能测其端。

夜澄众境寂,月小松声寒。

言念御风人,感兹清露溥。

悲来心自微,凄然竟长叹。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山中杂咏
作者: 许必胜 〔宋代〕

久病鲜尘事,溪山逐相安。
欲知生息意,自树庭中兰。
静睹共叶荣,春风吹亦难。
新禽弄佳吹,小水生微澜。
同在天地中,安能测其端。
夜澄众境寂,月小松声寒。
言念御风人,感兹清露溥。
悲来心自微,凄然竟长叹。

白话文翻译:

长久的病痛让人远离尘世的纷扰,溪水和山石给了我一份安宁。想要了解生存的意义,只需在自家庭院中看那兰花的生长。静静地观察着叶子的繁茂,春风吹拂着,却也难以改变它们的命运。新来的鸟儿在树间鸣唱,细水轻轻荡漾起微微的涟漪。我们同在这天地之间,怎能测知生命的尽头?夜空澄明,万物寂静,月光照在小松树上,传来寒冷的声响。思念那骑风而行的人,感受到这清晨的露水滋润。悲伤之时,心情自然显得微弱,最后无奈地长叹。

注释:

  • 久病:长时间生病。
  • 鲜尘事:远离尘世的琐事。
  • 生息意:生存与生命的意义。
  • 自树庭中兰:自家庭院中的兰花。
  • 静睹:静静地观察。
  • 春风吹亦难:春风吹拂却难以改变。
  • 佳吹:美妙的鸣叫或声响。
  • 微澜:轻微的波纹。
  • 安能测其端:怎能测知生命的尽头。
  • 月小松声寒:月光照在松树上,寒冷的声音。
  • 言念御风人:思念那乘风而来的游人。
  • 清露溥:清晨的露水滋润。
  • 悲来心自微:悲伤之时,心情自然显得微弱。
  • 凄然竟长叹:无奈地长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许必胜是宋代的一位诗人,他的作品多以自然景物为题材,常表达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其诗风清新淡雅,常蕴含哲理,反映出一个人的内心世界。

创作背景:

《山中杂咏》作于诗人身处山野之时,因病而离开繁华的尘世,通过观察自然景物,表达了对生命意义的思考与对自由的向往。

诗歌鉴赏:

《山中杂咏》是一首流畅且富有哲理的诗,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致描写,传达出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全诗分为几个部分,前半部分描绘了诗人在病中对山水的依恋与思考,后半部分则转向对生存意义的探讨。

在诗的开头,诗人以“久病鲜尘事”引入,透露出一种与世隔绝的状态,随之而来的溪山景象,给他带来了宁静与安慰。通过“欲知生息意,自树庭中兰”,诗人表达了对生命本质的追问,兰花的生长象征着生命的坚韧与美好。接着,诗人又用“静睹共叶荣,春风吹亦难”来表现自然的无常与生命的脆弱,虽然春风送暖,却无法改变命运。

诗的后半部分则充满了感伤,“夜澄众境寂,月小松声寒”,此处通过夜晚的静谧与寒冷的松声,营造出一种孤独的氛围,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情感。最后几句“悲来心自微,凄然竟长叹”则是情感的高潮,表达了对生命的感慨与对自由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意义的思考,体现了宋代诗人对哲理与自然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久病鲜尘事:长久的病痛让人远离尘世的纷扰,暗示诗人对世俗生活的逃避。
  2. 溪山逐相安:溪水和山石给予了他安宁,表现自然的慰藉。
  3. 欲知生息意,自树庭中兰:表明生存的意义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寻找到,兰花作为象征,代表了生命的美好。
  4. 静睹共叶荣,春风吹亦难:静静地观察自然的变化,春风虽暖,却无法改变生命的命运。
  5. 新禽弄佳吹,小水生微澜:新鸟的鸣叫与小水的涟漪,展现了自然的生机。
  6. 同在天地中,安能测其端:人在天地之间,无法预知生命的尽头,表达了对命运的无奈。
  7. 夜澄众境寂,月小松声寒:夜晚的宁静与寒冷的松声,营造出孤独的氛围。
  8. 言念御风人,感兹清露溥:思念乘风而来的游人,感受到清晨露水的滋润,象征着生命的希望。
  9. 悲来心自微,凄然竟长叹:悲伤时心情显得微弱,最终无奈地叹息。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自树庭中兰”比喻生命的坚韧与美好。
  • 拟人:如“新禽弄佳吹”,赋予鸟儿以人的情感。
  • 对仗:如“夜澄众境寂,月小松声寒”,形成对称的句式,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生命的深刻思考与对自然的热爱,反映了诗人在病痛之中对生命意义的追寻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溪山:象征自然的安宁与慰藉。
  • 兰花:代表生命的美好与坚韧。
  • 春风:象征生命的希望与变化。
  • 小水:象征生命的细微与柔软。
  • :象征孤独与宁静。
  • 露水:象征生命的滋润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溪山逐相安”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尘世的向往
    B. 对自然的依恋
    C. 对生命的绝望
    答案: B

  2. “欲知生息意,自树庭中兰”中的“兰”象征着什么? A. 爱情
    B. 生命的坚韧与美好
    C. 友情
    答案: B

  3. 诗人在诗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A. 对仗
    B. 拟人
    C. 比喻
    D. 以上皆是
    答案: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李白的《将进酒》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 王维《山居秋暝》:同样描绘自然景色,体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语言清新,意境深远。
  • 李白《将进酒》:表现出对人生的豪情与壮志,风格豪放,与许必胜的婉约形成对比。

参考资料:

  • 《宋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辞典》
  • 《古诗词选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