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官直舍有木犀一株盛开与余修竹惟隔屏墙尔》
时间: 2025-01-04 07:30:5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同官直舍有木犀一株盛开与余修竹惟隔屏墙尔 姜特立 〔宋代〕
小山丛桂隔墙阴,曲槛修篁别作林。 芳意不孤符有德,寒梢相近本无心。 春多得地生何幸,岁晚为邻分益深。 赖有高人发佳致,因成盛事寄微吟。
白话文翻译:
小山上的丛桂隔着墙的阴影,弯曲的栏杆旁修长的竹子形成了一个别致的林子。 芬芳的意味不孤单,符合有德之人的气质,寒冷的枝梢相互靠近,本是出于无心。 春天里能够得到这片土地生长是多么幸运,岁月渐晚,与邻居的关系也越发深厚。 幸亏有高人激发了这美好的景致,因此成就了这件盛事,寄托了微妙的吟咏。
注释:
- 小山丛桂:指小山上的桂树丛。
- 曲槛修篁:弯曲的栏杆旁修长的竹子。
- 芳意不孤:芬芳的意味不孤单,指桂花的香气。
- 符有德:符合有德之人的气质。
- 寒梢相近:寒冷的枝梢相互靠近。
- 本无心:本是出于无心。
- 春多得地:春天里能够得到这片土地。
- 岁晚为邻:岁月渐晚,与邻居的关系。
- 赖有高人:幸亏有高人。
- 发佳致:激发了这美好的景致。
- 因成盛事:因此成就了这件盛事。
- 寄微吟:寄托了微妙的吟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姜特立,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从其诗作中可看出其对自然景物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悟。这首诗描绘了官舍旁一株盛开的木犀与修竹相映成趣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高雅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作者任职官舍时所作,通过对周围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高雅情趣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官舍旁一株盛开的木犀与修竹的描绘,展现了自然景物的美妙和谐。诗中“小山丛桂隔墙阴,曲槛修篁别作林”描绘了桂树与竹子相映成趣的景象,给人以清新雅致之感。“芳意不孤符有德,寒梢相近本无心”则表达了自然景物与人的情感相通,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最后两句“赖有高人发佳致,因成盛事寄微吟”则寄托了作者对高雅生活的向往和对美好事物的珍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小山丛桂隔墙阴:小山上的桂树丛隔着墙的阴影,描绘了桂树的位置和环境。
- 曲槛修篁别作林:弯曲的栏杆旁修长的竹子形成了一个别致的林子,形容竹子的形态和位置。
- 芳意不孤符有德:芬芳的意味不孤单,符合有德之人的气质,表达了桂花的香气与人的品德相符。
- 寒梢相近本无心:寒冷的枝梢相互靠近,本是出于无心,形容桂树与竹子的自然状态。
- 春多得地生何幸:春天里能够得到这片土地生长是多么幸运,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恩赐的感激。
- 岁晚为邻分益深:岁月渐晚,与邻居的关系也越发深厚,表达了作者与自然的亲近和情感的深化。
- 赖有高人发佳致:幸亏有高人激发了这美好的景致,表达了作者对激发美好景致的人的感激。
- 因成盛事寄微吟:因此成就了这件盛事,寄托了微妙的吟咏,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珍视和寄托。
修辞手法:
- 比喻:“小山丛桂隔墙阴”中的“隔墙阴”比喻桂树的位置和环境。
- 拟人:“芳意不孤符有德”中的“符有德”拟人化地表达了桂花的香气与人的品德相符。
- 对仗:“春多得地生何幸,岁晚为邻分益深”中的对仗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情感的深化。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自然美与人文情感的和谐统一。通过对官舍旁一株盛开的木犀与修竹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高雅生活的向往,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意象分析:
- 小山丛桂:小山上的桂树丛,象征着自然的美和宁静。
- 曲槛修篁:弯曲的栏杆旁修长的竹子,象征着高雅和清新。
- 芳意不孤:芬芳的意味不孤单,象征着自然与人的情感相通。
- 寒梢相近:寒冷的枝梢相互靠近,象征着自然的和谐与无心之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小山丛桂隔墙阴”中的“隔墙阴”比喻了什么? A. 桂树的位置和环境 B. 竹子的形态和位置 C. 时间的流逝 D. 情感的深化
-
诗中“芳意不孤符有德”中的“符有德”表达了什么? A. 桂花的香气与人的品德相符 B. 自然的和谐与无心之美 C. 时间的流逝 D. 情感的深化
-
诗中“春多得地生何幸”表达了作者对什么的感激? A. 自然恩赐 B. 高雅生活 C. 美好事物 D. 和谐共生
答案:
- A
- A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鸟鸣涧》:描绘了山中鸟鸣的宁静景象,与本诗的自然美有相似之处。
- 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通过对花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的欣赏。
诗词对比:
- 王维的《鸟鸣涧》与本诗的自然美有相似之处,但王维的诗更注重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 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与本诗的自然美有相似之处,但杜甫的诗更注重对社会现实的关怀。
参考资料:
- 《宋诗选注》:收录了姜特立的诗作,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提供了对古典诗词的详细解析和鉴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