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幕遮 劝休网罟》

时间: 2025-01-01 12:19:11

我生来,元怕死。

固蒂深根,方证长生位。

一切含灵无稍异。

普愿安全,此是天公意。

运慈悲,呈雅瑞。

赫赫云霞,万道祥光起。

三界高真兴法喜。

?护人人,各各无灾*。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苏幕遮 劝休网罟
作者: 王处一 〔元代〕

我生来,元怕死。
固蒂深根,方证长生位。
一切含灵无稍异。
普愿安全,此是天公意。
运慈悲,呈雅瑞。
赫赫云霞,万道祥光起。
三界高真兴法喜。
护人人,各各无灾。

白话文翻译:

我生来就非常害怕死亡。
只有扎根深厚,才能证得长生的位子。
一切有灵之物都没有什么不同。
普遍希望能够安全,这就是上天的旨意。
运用慈悲,展现出美好的瑞兆。
绚丽的云霞中,万道祥光涌现。
三界的高真们欢喜地兴法。
保佑众生,人人都没有灾难。

注释:

  • 元怕死:元,原本;怕死,害怕死亡。
  • 固蒂深根:扎根稳固,形容基础深厚。
  • 证长生位:得到长生的地位或境界。
  • 含灵:有灵性之物,泛指生物。
  • 天公意:天意,上天的旨意。
  • 运慈悲:施行慈悲。
  • 雅瑞:美好的预兆。
  • 万道祥光起:万道光芒出现,形容景象美好。
  • 三界高真:指三界(天、地、人)中的高尚之人。
  • 兴法喜:兴起法喜,欢喜地修行。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处一,元代诗人,字彦升,号静斋,广东人。他的诗风清新脱俗,擅长抒情及描写自然景物,常表现出对人间苦难的关切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元代,社会动乱,生死问题被人们广泛关注。王处一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长生和安宁的渴望,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诗歌鉴赏:

《苏幕遮 劝休网罟》是王处一的代表作之一,整首诗以对“生与死”的思考为主线,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的敬畏以及对安宁的追求。诗中第一句开篇即直抒胸臆,表露出对死亡的恐惧,接着通过“固蒂深根,方证长生位”这一句,强调了稳固的根基对于实现长生的重要性。接下来的几句则描绘了一个充满祥和与美好的画面,体现了诗人对于安全与和谐生活的理想追求。

诗中“普愿安全,此是天公意”,不仅传达了对个体生命的关怀,也反映了人类共同的愿望,表现了诗人对于宇宙、自然和人类命运的思考。最后几句通过华丽的意象如“赫赫云霞”,“万道祥光起”展现了理想中美好世界的景象,表现出对未来的美好期许。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象丰富,既有个人情感的表露,又有对普遍人性的思考,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哲理思考与艺术表现能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我生来,元怕死。
    直白地表露出对死亡的恐惧。

  2. 固蒂深根,方证长生位。
    说明要实现长生,必须扎根深厚,意在强调内在修为。

  3. 一切含灵无稍异。
    一切有灵性的生命都没有本质的区别,暗示生命平等。

  4. 普愿安全,此是天公意。
    每个生命都渴望安全,这是自然法则。

  5. 运慈悲,呈雅瑞。
    施展慈悲,展现出好的预兆。

  6. 赫赫云霞,万道祥光起。
    绚丽的云霞中万道光辉闪耀,象征美好的未来。

  7. 三界高真兴法喜。
    三界的高人们欢喜地修行佛法,表现出对信仰的追随。

  8. 护人人,各各无灾。
    祈愿保佑每一个人都能免于灾难。

修辞手法:

  • 比喻:用自然现象比拟人的情感,如“云霞”、“光辉”象征希望与美好。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有对仗工整的特点,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夸张:如“万道祥光起”,增强了美好愿景的视觉冲击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生命的珍视和对安全、长生的追求,反映了人类对生存状态的思考与向往,传达出一种乐观而积极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生与死:象征生命的脆弱与珍贵。
  • 云霞:象征美好的未来与希望。
  • 祥光:象征吉祥与安宁。
  • 高真:象征智慧与修行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王处一是哪一朝代的诗人? A. 唐代
    B. 宋代
    C. 元代
    D. 明代

  2. 诗中提到的“长生位”指的是什么? A. 财富
    B. 地位
    C. 永生的境界
    D. 名声

  3. “普愿安全,此是天公意”表达了什么愿望? A. 个人的愿望
    B. 全民的愿望
    C. 生命的消失
    D. 国家繁荣

答案:

  1. C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
  • 《静夜思》- 李白

诗词对比:

  • 《春江花月夜》与《苏幕遮》在情感上都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但前者更注重自然景色的描写,后者则更强调生命的哲学思考。
  • 《静夜思》则侧重于个人的思乡情感,与王处一的对生死的探讨形成对比。

参考资料:

  • 《元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王处一诗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