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幕遮》

时间: 2025-01-04 09:00:56

梦初回,音已断。

望极眉颦,独倚危阑遍。

明月不来人意倦。

过了黄昏,愁听寒更换。

隔云屏,停绮幔。

犹自低徊,门巷经行惯。

飞去多时梁上燕。

枉说相思,夜夜楼西畔。

意思解释

苏幕遮

作者: 袁克文 〔清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梦初回,音已断。望极眉颦,独倚危阑遍。
明月不来人意倦。过了黄昏,愁听寒更换。
隔云屏,停绮幔。犹自低徊,门巷经行惯。
飞去多时梁上燕。枉说相思,夜夜楼西畔。

白话文翻译:

梦刚刚回到身边,声音已经消逝。望着远方,眉头紧锁,独自倚靠在高高的栏杆上。明月不来,我心已疲倦。时光过了黄昏,愁苦听着寒冷的更替。隔着云帘,停下华丽的帷幕。我依然徘徊,习惯了在门前巷道中走动。那燕子已经飞走很久了。白白地说起相思,每晚都在楼西边。

注释:

  • 音已断:声音已经消失。
  • 眉颦:皱眉,表示忧愁。
  • 危阑:高高的栏杆。
  • 更换:更替,指夜间更换值班的声音。
  • 隔云屏:隔着如云的屏风。
  • 绮幔:华丽的帷幕。
  • 低徘:徘徊,犹豫不决。
  • 楼西畔:楼的西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袁克文是清代的一位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描写和优雅的文风著称。他的作品常常融入个人的情感体验与自然景物的描绘,表现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词写于清代,时代背景是一个充满文人雅士追求情感与美好生活的时代。诗人在此时刻意描绘自己内心的孤独与思念,以抒发情感并引发共鸣。

诗歌鉴赏:

《苏幕遮》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词作,展现了诗人对美好梦境的追忆与对现实的失落感。开头的“梦初回,音已断”,点出了梦境的短暂与无奈,暗示着诗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渴望和怀念。接下来的描写中,诗人通过“眉颦”、“独倚”等意象,表现出深深的孤独感和忧愁。尤其是“明月不来人意倦”,一方面是对明月的渴望,另一方面则是对人情冷暖的感叹。

整首词以“愁”字贯穿始终,描绘了夜晚的寒冷与孤寂,表现出诗人对爱情的渴望与失落。最后两句提到“飞去多时梁上燕”,不仅象征着恋情的流逝,也反映出诗人对时间流逝和思念的无奈。通过对比与反复,诗人将个人情感升华到普遍的思考,形成了深刻的情感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梦初回,音已断:梦境刚刚开始,声音却已消散,象征着美好幻想的短暂。
  • 望极眉颦,独倚危阑遍:远望时眉头紧皱,独自倚靠在高栏杆上,表现出愁苦与孤独。
  • 明月不来人意倦:明月未到,心情愈发疲倦,暗示对美好事物的渴求未能满足。
  • 过了黄昏,愁听寒更换:夜晚来临,听着寒冷的时钟,更加深了愁苦。
  • 隔云屏,停绮幔:隔着纱帘,华丽的帷幕静止,象征着无尽的等待。
  • 犹自低徊,门巷经行惯:仍然在门前徘徊,习惯于这样的生活。
  • 飞去多时梁上燕:燕子已经飞去很久,象征着过往的回忆与失去的情感。
  • 枉说相思,夜夜楼西畔:徒然地谈论相思之苦,每晚都在楼的西边徘徊。

修辞手法:

  • 比喻:梦与音的对比,表现出梦与现实的无奈。
  • 拟人:明月与人意的关系,赋予自然以情感。
  • 对仗:如“明月不来”与“人意倦”,增强了语言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词通过对孤独、思念与时间流逝的描绘,表现出对美好时光的眷恋与对现实的无奈,传达了深刻的情感体验。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明月:代表着美好与希望。
  • 燕子: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失去的爱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 词中“明月不来”的意思是? a) 明月到来
    b) 明月未到
    c) 明月消失

  2. 填空题: 诗中提到“飞去多时”的是什么动物?
    答案: __

  3. 判断题: 诗中表现了诗人对现实的满足感。 (对/错)

答案:

  1. b
  2. 燕子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推荐《红楼梦》中的诗词,尤其是林黛玉的诗作,因其也表现了深刻的思念与孤独。

诗词对比: 可与李清照的《如梦令》进行对比,两者均表现出对爱情的思念与现实的无奈,但李清照的风格更为婉约细腻,而袁克文则更为直接和情感浓烈。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文学名篇解析》
  • 《诗词鉴赏与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