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即事》

时间: 2025-01-03 00:41:14

每测南方候,时惊北客心。

一冬无雁过,三月有蛩吟。

槐暑常临午,梅霖不待壬。

近来知节适,不怕瘴烟侵。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桂林即事
作者: 李曾伯 〔宋代〕

每测南方候,时惊北客心。
一冬无雁过,三月有蛩吟。
槐暑常临午,梅霖不待壬。
近来知节适,不怕瘴烟侵。

白话文翻译:

每当我测量南方的气候,常常让北方的客人心中震惊。
整个冬天没有雁鸟飞过,到了三月却听见蟋蟀在鸣叫。
槐树的炎热常常在午后出现,梅花的细雨不必等到立春。
最近我知道节令正好,不怕瘴气的侵袭。

注释:

  • 每测:每次测量。
  • 南方候:南方的气候。
  • 北客心:北方客人的心情。
  • 无雁过:没有大雁飞过。
  • 蛩吟:蟋蟀的鸣叫声。
  • 槐暑:槐树下的炎热。
  • 梅霖:梅花的细雨。
  • 不待壬:不必等到立春(壬是干支中的一个,代表春分)。
  • 节适:节令正好。
  • 瘴烟:瘴气或疾病的隐喻。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梅霖”与“槐暑”象征着南方的气候特征,反映了诗人对南方自然环境的观察与感受。这种对比也体现出北方人与南方人的不同感官体验和心理状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曾伯(生卒年不详),字子华,号天池,宋代诗人,擅长诗歌,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观与人情冷暖,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诗作成于桂林,描绘了南方的气候与自然景观,折射出诗人内心对故乡的思念与对南方美好景色的欣赏。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展现了桂林的独特气候与景象,诗人以“测南方候”引入,表明自己对南方气候的关注。接下来的“时惊北客心”,则体现了北方人与南方气候的差异,产生了心理上的震撼和对比。整个冬天没有雁鸟飞过,暗含了冬季的萧瑟与孤寂,然而春天的来临却带来了蟋蟀的鸣叫,生机勃勃的景象让人感受到生命的复苏。此时,槐树的炎热和梅花的细雨交替出现,显示出南方独特的气候变化,典型的南方特征在这里展现得淋漓尽致。最后一句“近来知节适,不怕瘴烟侵”,表达了诗人对自然节令的感知与适应,尽管瘴气存在,但他仍然从容面对,表现出一种乐观的生活态度。整首诗以自然为背景,蕴含了人们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每测南方候:每次我测量南方的气候。
  2. 时惊北客心:常常让北方的客人感到惊讶。
  3. 一冬无雁过:整个冬天没有大雁飞过,表现冬季的寂静。
  4. 三月有蛩吟:三月却听到了蟋蟀鸣叫,象征春的到来。
  5. 槐暑常临午:槐树下的炎热常常在午后来袭。
  6. 梅霖不待壬:梅花的细雨不必等到立春。
  7. 近来知节适:最近我知道节令正好。
  8. 不怕瘴烟侵:不怕瘴气的侵袭,表现出乐观态度。

修辞手法:

  • 对比:北方与南方的气候差异。
  • 意象:雁、蛩、槐、梅等自然意象,增强诗歌的生动感。
  • 拟人:通过“惊北客心”等描写表现人的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南方自然的赞美与对北方客人感受的体察,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以及适应自然变化的乐观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远方与离别,代表北方的寒冷。
  • :象征春天的到来与生命的复苏。
  • :槐树下的炎热,表现南方的气候特征。
  • :梅花的细雨,象征着温柔与细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提到的“北客”是指哪个方向的人?

    • A. 南方人
    • B. 北方人
    • C. 西方人
    • D. 东方人
  2. 诗中提到的“蛩吟”代表什么季节?

    • A. 冬季
    • B. 春季
    • C. 夏季
    • D. 秋季
  3. “不怕瘴烟侵”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态度?

    • A. 无所畏惧
    • B. 悲观失望
    • C. 急于逃避
    • D. 无所谓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李曾伯与王维的对比:李曾伯的诗歌更注重描写气候变化与生机的复苏,而王维则更多表达山水的静谧与个人的心境,两者都展现了与自然的深厚联系。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李曾伯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