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颜使君清明日游,因送萧主簿》

时间: 2025-01-17 09:37:41

谁知赏嘉节,别意忽相和。

暮色汀洲遍,春情杨柳多。

高城恋旌旆,极浦宿风波。

惆怅支山月,今宵不再过。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同颜使君清明日游,因送萧主簿
作者:皎然 〔唐代〕

谁知赏嘉节,别意忽相和。
暮色汀洲遍,春情杨柳多。
高城恋旌旆,极浦宿风波。
惆怅支山月,今宵不再过。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的是在清明节期间,作者与友人一同游玩的情景。谁能知道欣赏这个美好的节日,离别的情意却在不知不觉中交织在一起。傍晚的暮色笼罩着滩涂,春天的情怀在杨柳间繁盛。高高的城楼上飘扬着旌旗,远处的水边波澜起伏。此刻的惆怅与无奈,仿佛明月挂在山间,而今夜的相聚将不再重现。


注释

字词注释:

  • 赏嘉节:指欣赏清明节的美好节日。
  • 别意:离别的情感。
  • 汀洲:水边的洲滩。
  • 春情:春天的情感。
  • 恋旌旆:恋恋不舍于高城上飘扬的旌旗。
  • 惆怅:感到忧伤、失落。
  • 支山月:指明月高挂在山间。

典故解析:

  • 清明节:中国传统节日,通常在每年4月4日或5日,寓意春回大地,是祭祖扫墓的时节,象征着春天的气息与对逝去亲人的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皎然,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以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抒发个人情感,常与友人交游,表现出对友谊的珍视。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清明节,正值春季,诗人因送别朋友而作,表达了对别离的感慨及对春日美景的留恋,反映出当时人们对于节日的重视与情感的细腻。


诗歌鉴赏

这首《同颜使君清明日游,因送萧主簿》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美好与离别的惆怅。诗中“谁知赏嘉节,别意忽相和”,开篇即以感慨引入,表达了对清明节的喜悦与离别情绪的冲突。随着诗句的展开,诗人描绘了傍晚的景色,暮色笼罩着汀洲,春情在杨柳间荡漾,营造出了一幅生动的春日画面。

“高城恋旌旆,极浦宿风波”两句,展示了诗人在高城上遥望旌旗和江水的情景,既有对壮丽景色的欣赏,也流露出一种依依惜别的情感。最后一句“惆怅支山月,今宵不再过”则将整首诗的情感推向高潮,明月照耀下的惆怅与无奈,暗示了离别的不可逆转,令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

整首诗以清明节为背景,既是对时节的赞美,也是对友谊和离别的深刻反思,体现了唐代诗人对生活的敏感与细腻的情感表达。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谁知赏嘉节,别意忽相和:谁能知道欣赏这个美好的节日,离别的情意却在不知不觉中交织在一起。
  2. 暮色汀洲遍,春情杨柳多:傍晚的暮色笼罩着滩涂,春天的情怀在杨柳间繁盛。
  3. 高城恋旌旆,极浦宿风波:高高的城楼上飘扬着旌旗,远处的水边波澜起伏。
  4. 惆怅支山月,今宵不再过:此刻的惆怅与无奈,仿佛明月挂在山间,而今夜的相聚将不再重现。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情”与“杨柳”相结合,象征春天的生机与美好。
  • 对仗:如“高城恋旌旆,极浦宿风波”,展现出诗句的对称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清明节为主题,表达了对春天的喜爱与对离别的惆怅,反映出作者对友谊的珍视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清明:象征着春天的到来与生命的延续。
  • 杨柳:春天的象征,代表着生机与希望。
  • 旌旆:象征着荣耀与离别的情感。
  • 月亮:常用来象征思念与孤独。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节日是什么? A. 中秋节
    B. 清明节
    C. 端午节

  2. “暮色汀洲遍,春情杨柳多”主要描绘了什么景色? A. 秋天的景色
    B. 春天的景色
    C. 夏天的景色

  3. 诗人对离别的情感如何表达? A. 轻松愉快
    B. 惆怅与无奈
    C. 无所谓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 by 杜甫
  • 《送友人》 by 李白

诗词对比:

  • 比较皎然的《同颜使君清明日游》和杜甫的《春望》,两首诗都以春天为背景,但皎然更侧重于离别的情感,杜甫则更多地反映了战争带来的忧伤与失落。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诗经》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