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问答 / 山中答俗人问》

时间: 2025-01-01 11:12:34

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

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山中问答 / 山中答俗人问
问余何意栖碧山,
笑而不答心自闲。
桃花流水窅然去,
别有天地非人间。

白话文翻译:

问我为什么栖息在这碧绿的山中,我只是微微一笑不作回答,心中自得其乐。桃花在流水中悠然飘去,那里有一个与人间不同的天地。

注释:

字词注释

  • :我。
  • :意思,意图。
  • :栖息,停留。
  • 碧山:青翠的山。
  • 笑而不答:笑着不作回答。
  • 心自闲:内心自在、安闲。
  • 窅然:悠然,自然流去。
  • 别有天地:有一个不同的世界。

典故解析: 此诗表达了隐士的生活态度,反映了“桃花源”这一理想世界的思想。桃花源出自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象征一种与世隔绝、自然宁静的理想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著名诗人,因其豪放不羁的个性和卓越的诗才被誉为“诗仙”。李白的诗歌往往充满了对自由、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李白隐居生活时期,反映了他对自然的向往以及对世俗生活的超然态度。

诗歌鉴赏:

《山中问答》是一首描写隐士生活的诗,诗中通过问答的形式,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世俗的淡泊。首句“问余何意栖碧山”直接引出主题,提问者的好奇与诗人的洒脱形成鲜明对比。李白的“笑而不答”不仅展现出他内心的闲适,也隐含着对尘世的无所谓和对自然的深刻理解。

紧接着,诗人提到“桃花流水”,生动描绘了山中景色,桃花与流水的结合,营造出一种恬静的氛围,隐喻着生命的流逝与自然的永恒。最后一句“别有天地非人间”则是对隐逸生活的理想化表达,暗示着诗人所追求的精神境界与人世的隔绝。

整首诗简洁而富有哲理,让人感受到一种浓厚的道家思想和对自然的深切崇敬。李白通过这首诗传达了他对自由、安宁生活的向往,体现了他超然物外的个性与对人间烦扰的摆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问余何意栖碧山:有人问我为何选择在这碧绿的山中栖息。
  • 笑而不答心自闲:我只是微笑着不回答,内心却是悠闲自得。
  • 桃花流水窅然去:桃花在清澈的流水中轻轻飘去,显得那么自然。
  • 别有天地非人间:这里有一个与世俗完全不同的天地,令人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桃花流水”比作生命的流逝,象征着自然的和谐与美好。
  • 对仗:问与答、栖与闲的对比,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传达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尘世的超脱,表现出一种理想的隐逸生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碧山:象征自然的宁静与美丽。
  • 桃花:代表春天的生机与美好,隐喻纯洁与希望。
  • 流水: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流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李白在诗中选择栖息的地方是? a) 碧山
    b) 桃花源
    c) 人间
    d) 竹林

  2. 诗中“别有天地非人间”意指什么? a) 追求名利
    b) 隐逸的理想生活
    c) 对人间烦扰的厌倦
    d) 旅行的乐趣

答案

  1. a) 碧山
  2. b) 隐逸的理想生活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桃花源记》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李白的《山中问答》与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均反映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但李白更加强调个人的内心体验和情感,而陶渊明则描绘了一个理想的社会环境。两者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尘世的超脱,展现了古人追求宁静与和谐的共同理想。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李白诗全集》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陶渊明与桃花源文化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