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府杂曲。鼓吹曲辞。君马黄》

时间: 2025-01-04 08:19:33

君马黄,我马白,马色虽不同,人心本无隔。

共作游冶盘,双行洛阳陌。

长剑既照曜,高冠何赩赫。

各有千金裘,俱为五侯客。

猛虎落陷阱,壮夫时屈厄。

相知在急难,独好亦何益。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君马黄,我马白,
马色虽不同,人心本无隔。
共作游冶盘,双行洛阳陌。
长剑既照曜,高冠何赩赫。
各有千金裘,俱为五侯客。
猛虎落陷阱,壮夫时屈厄。
相知在急难,独好亦何益。

白话文翻译

君的马是黄色的,我的马是白色的,
虽然马的颜色不同,但人心没有隔阂。
我们一起游玩,漫步在洛阳的街道上。
长剑在阳光下闪耀,高冠显得多么辉煌。
各自都有名贵的皮裘,都是五侯的客人。
猛虎陷入陷阱,壮士在危难时遭遇困厄。
真正的朋友在急难时能知心相助,
单靠个人的喜好又有什么用呢?

注释

  • 君马黄:君的马是黄色的。
  • 我马白:我的马是白色的。
  • 游冶盘:游玩和游乐的场所。
  • 洛阳陌:洛阳的街道。
  • 长剑既照曜:长剑在阳光下显得明亮。
  • 高冠何赩赫:高冠显得多么显赫。
  • 千金裘:价值千金的皮裘。
  • 五侯客:五侯的宾客,形容身份显贵。
  • 猛虎落陷阱:猛虎落入陷阱。
  • 壮夫时屈厄:壮汉在困境中遭遇屈辱。
  • 相知在急难:在危难时才能知友谊真诚。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唐代著名的诗人,因其豪放不羁的个性和卓越的才华,被誉为“诗仙”。李白的生平充满了传奇色彩,他游历四方,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诗篇,风格多变,尤其擅长抒发个人情感和壮志豪情。

创作背景

《君马黄》创作于唐代,正值盛唐时期,社会经济繁荣,文化交流频繁。诗中描绘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情谊,反映出当时人们对友谊的重视和对人生际遇的思考。

诗歌鉴赏

《君马黄》从表面上看是一首描写骑马游玩的诗,但深层次蕴含了友情与人心的哲理。诗人通过不同颜色的马来象征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强调尽管外在条件不同,但人心的相互理解是最重要的。诗中的游玩场景充满了愉悦与自由,但在欢愉的背后,诗人又引入了“猛虎落陷阱”的意象,暗示人生的无常与困境。这种对比增强了诗的情感厚度,体现了李白对友情与人生的深刻思考。

诗的最后一句“相知在急难,独好亦何益”更是点明了诗的主题:真正的友谊是在困境中显现的,单靠个人的喜好或表面的交往是无法维系深厚的情谊的。这种对友谊的认知不仅是李白个人情感的流露,也是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一种反思,体现了诗人敏锐的观察力和深邃的哲学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君马黄,我马白:开篇用对比手法,指出二人马的颜色不同,象征着个体的差异。
  2. 马色虽不同,人心本无隔:强调尽管外表不同,内心的交往却没有障碍。
  3. 共作游冶盘,双行洛阳陌:描绘二人悠闲游玩的情景,增加了亲密感。
  4. 长剑既照曜,高冠何赩赫:表现出二人身份的尊贵与气派。
  5. 各有千金裘,俱为五侯客:强调二人都是身家显赫的人,地位的相等使得友谊更加牢固。
  6. 猛虎落陷阱,壮夫时屈厄:引入到人生的艰难与困境,暗示即使身处高位,也难免遭遇挫折。
  7. 相知在急难,独好亦何益:总结全诗,强调真正的友谊在于彼此的支持与帮助。

修辞手法

  • 比喻:马的颜色象征着人的个体特征。
  • 对比:通过不同马的颜色强调人心的无隔阂。
  • 排比:描述身份地位的用词手法,增强了气势。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强调真正友谊的价值,指出在急难时刻才能真正见证朋友的真诚与支持。表面上的交往与喜好并不足以维系深厚的情谊,只有在困境中互相扶持才是真正的朋友。

意象分析

  • :象征个体的差异与个性。
  • :象征荣誉与勇气。
  • 高冠:象征地位与权力。
  • 猛虎:象征人生的险恶与挑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君马黄,我马白”的意思是?

    • A. 君的马是白色的
    • B. 君的马是黄色的
    • C. 我们都有马
    • D. 马的颜色没有关系
  2. “相知在急难,独好亦何益”这句的意思是什么?

    • A. 好朋友在平时的交往中就能知心
    • B. 友谊在困境中才能显现
    • C. 个人的喜好是最重要的
    • D. 朋友不需要帮助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将进酒》(李白)
  • 《月下独酌》(李白)
  • 《友人寄诗》(王维)

诗词对比

  • 《将进酒》与《君马黄》均体现了李白对人生的豪情与对友谊的重视,但《将进酒》更侧重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而《君马黄》则更关注于人与人之间的真实情感。

参考资料

  • 《李白全集》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