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丞相挽诗三首》

时间: 2025-01-14 23:39:45

委质艰难际,精忠日月昭。

引裾尧浸缩,断鞅虏氛消。

顾眄安诸夏,风声动一朝。

南迁谁辨谤,公论付刍尧。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李丞相挽诗三首 作者:刘子翚 〔宋代〕

委质艰难际,精忠日月昭。 引裾尧浸缩,断鞅虏氛消。 顾眄安诸夏,风声动一朝。 南迁谁辨谤,公论付刍尧。

白话文翻译:

在艰难的时刻献身,忠诚之心如日月般昭彰。 像尧帝那样引导民众,危机得以缓解,敌人的威胁消散。 回望安定华夏,声名震动整个朝代。 被贬南方,谁能辨别诽谤,公正的评价交给草民。

注释:

  • 委质:献身,投身。
  • 精忠:极其忠诚。
  • 日月昭:如日月般明亮,比喻极其显著。
  • 引裾:比喻引导、带领。
  • 尧浸缩:指尧帝治理下,危机得以缓解。
  • 断鞅:斩断马缰,比喻消除威胁。
  • 虏氛消:敌人的威胁消散。
  • 顾眄:回望,回顾。
  • 诸夏:指华夏,中国。
  • 风声动一朝:声名震动整个朝代。
  • 南迁:被贬到南方。
  • 辨谤:辨别诽谤。
  • 公论付刍尧:公正的评价交给普通百姓。

诗词背景: 刘子翚是宋代诗人,其作品多表现忠诚、爱国之情。这首诗是为李丞相所作的挽诗,表达了对李丞相在艰难时刻展现的忠诚和贡献的赞扬,以及对其遭遇不公的同情。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鲜明的意象和紧凑的语言,赞颂了李丞相在国家艰难时刻的忠诚和贡献。诗中“精忠日月昭”一句,直接表达了李丞相的忠诚如日月般昭彰,形象生动。后文通过“引裾尧浸缩”和“断鞅虏氛消”等典故,进一步强调了李丞相在国家危机中的重要作用。最后两句则表达了对李丞相遭遇不公的同情,认为公正的评价应由百姓来给予,体现了诗人对公正的追求和对李丞相的深切同情。

诗词解析:

  • 首句“委质艰难际,精忠日月昭”直接点明了李丞相在艰难时刻的忠诚,用“日月昭”来比喻其忠诚的显著。
  • “引裾尧浸缩,断鞅虏氛消”通过典故,形象地描述了李丞相在国家危机中的作用,既引导民众,又消除了敌人的威胁。
  • “顾眄安诸夏,风声动一朝”回顾了李丞相安定华夏的功绩,其声名震动整个朝代。
  • “南迁谁辨谤,公论付刍尧”表达了对李丞相遭遇不公的同情,认为公正的评价应由百姓来给予。

意象分析:

  • “日月昭”:比喻忠诚显著。
  • “引裾”:比喻引导、带领。
  • “断鞅”:比喻消除威胁。
  • “顾眄”:回望,回顾。
  • “诸夏”:指华夏,中国。
  • “风声动一朝”:声名震动整个朝代。
  • “南迁”:被贬到南方。
  • “辨谤”:辨别诽谤。
  • “公论付刍尧”:公正的评价交给普通百姓。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精忠日月昭”一句,用来比喻什么? A. 忠诚显著 B. 智慧高超 C. 力量强大 D. 品德高尚

  2. “引裾尧浸缩”中的“引裾”是什么意思? A. 引导 B. 斩断 C. 回顾 D. 安定

  3. 诗中“南迁谁辨谤”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愤怒 B. 同情 C. 喜悦 D. 惊讶

答案: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蜀相》:赞颂诸葛亮的忠诚和贡献。
  • 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表达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诗词对比:

  • 与杜甫的《蜀相》对比,两者都赞颂了忠诚和贡献,但杜甫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诸葛亮个人命运的感慨。
  • 与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对比,两者都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但陆游的诗更多地表达了个人的忧国忧民之情。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刘子翚的诗作,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背景和特点,有助于理解刘子翚的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