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朝南以诗送巴石研屏香几用韵 其一 研屏 洪咨夔 〔宋代〕
天上何人修月斧,巧将馀刃斲巴山。 玉蜍清浸婆娑影,正在微云点缀间。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不知天上哪位巧匠挥动月斧,巧妙地用剩余的刀刃雕刻了巴山。玉制的蟾蜍清澈地映照出婆娑的树影,正处在微云轻轻点缀的天空之中。
注释: 字词注释:
- 修月斧:传说中修补月亮的斧头,这里比喻巧匠的工具。
- 馀刃:剩余的刀刃,指工匠用剩下的工具。
- 斲:雕刻。
- 玉蜍:玉制的蟾蜍,古代传说中的月宫动物。
- 婆娑影:摇曳的树影。
典故解析:
- 修月斧:源自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月宫有工匠修补月亮。
- 玉蜍:古代神话中月宫的蟾蜍,象征月亮。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洪咨夔,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较广,风格多以清新脱俗、意境深远著称。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洪咨夔在观赏巴石研屏香几时,受到自然美景的启发而作,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巧匠技艺的惊叹。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神话传说中的修月斧和玉蜍,巧妙地将天上与人间的美景相联系。首句以问句形式引出巧匠雕刻巴山的想象,次句则通过玉蜍映照的婆娑树影,描绘出一幅宁静而美丽的夜景。诗中“巧将馀刃斲巴山”展现了工匠的高超技艺,而“玉蜍清浸婆娑影”则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清幽之美。整体上,诗歌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艺术的深刻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首句“天上何人修月斧”,通过问句引出对天上巧匠的想象,增加了神秘感。
- 次句“巧将馀刃斲巴山”,具体描绘了巧匠用剩余的工具雕刻巴山的情景,展现了技艺的精湛。
- 第三句“玉蜍清浸婆娑影”,通过玉蜍映照的树影,营造了一种宁静而美丽的夜景。
- 末句“正在微云点缀间”,以微云点缀的天空作为背景,增强了整幅画面的美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巧匠的工具比作修月斧,增强了形象性。
- 拟人:玉蜍被赋予了映照树影的能力,增加了生动感。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天上巧匠和玉蜍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工匠技艺的惊叹,同时也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清幽之美。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修月斧:象征巧匠的高超技艺。
- 玉蜍:象征月亮的清幽与美丽。
- 婆娑影:象征自然景色的宁静与和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修月斧”象征什么? A. 月亮 B. 巧匠的工具 C. 巴山 D. 玉蜍
- “玉蜍清浸婆娑影”中的“玉蜍”象征什么? A. 月亮 B. 树影 C. 巧匠 D. 天空
- 诗的最后一句“正在微云点缀间”描绘了什么? A. 月亮 B. 树影 C. 天空 D. 巧匠
答案: 1. B 2. A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同样涉及月亮和神话元素,展现了诗人对月亮的深情。
诗词对比:
- 李白《静夜思》:虽然主题不同,但都通过月亮表达了诗人的情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
- 《宋诗选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