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节前十日游胜因寺》

时间: 2025-01-19 21:41:05

霜霁午羲暖,潦收沙路晞。

束山知寺古,避客怪僧稀。

箨滑涉危屐,藤钩穿密衣。

月黄风不动,灯火虹桥归。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霜霁午羲暖,潦收沙路晞。束山知寺古,避客怪僧稀。箨滑涉危屐,藤钩穿密衣。月黄风不动,灯火虹桥归。

白话文翻译:

霜后的天空晴朗,午后的阳光温暖,积水退去,沙路干燥。知道山中有古老的寺庙,避开游客,奇怪僧人稀少。竹笋壳滑,穿着危险的木屐,藤蔓钩住密集的衣服。月光黄黄的,风静止不动,灯火照亮了回家的虹桥。

注释:

  • 霜霁:霜后天空晴朗。
  • 午羲暖:午后的阳光温暖。
  • 潦收:积水退去。
  • 沙路晞:沙路干燥。
  • 束山:山中。
  • 箨:竹笋壳。
  • 危屐:危险的木屐。
  • 藤钩:藤蔓的钩子。
  • 月黄:月光黄黄的。
  • 虹桥:比喻回家的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洪咨夔,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多表现自然景色和隐逸生活,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至节前十日游览胜因寺的所见所感,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古老寺庙的敬仰。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冬日午后景象。首句“霜霁午羲暖,潦收沙路晞”即展现了霜后晴朗的天空和温暖的阳光,以及干燥的沙路,为全诗营造了一个宁静而温暖的氛围。接着,“束山知寺古,避客怪僧稀”表达了作者对古老寺庙的敬仰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后两句“箨滑涉危屐,藤钩穿密衣”则通过具体的动作描写,增加了诗的生动性和趣味性。最后,“月黄风不动,灯火虹桥归”以月光和灯火为背景,营造了一种宁静而温馨的归家氛围,表达了作者对家的思念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霜霁午羲暖,潦收沙路晞”:描绘了霜后晴朗的天空和温暖的阳光,以及干燥的沙路,为全诗营造了一个宁静而温暖的氛围。
  • “束山知寺古,避客怪僧稀”:表达了作者对古老寺庙的敬仰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 “箨滑涉危屐,藤钩穿密衣”:通过具体的动作描写,增加了诗的生动性和趣味性。
  • “月黄风不动,灯火虹桥归”:以月光和灯火为背景,营造了一种宁静而温馨的归家氛围,表达了作者对家的思念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灯火虹桥归”中的“虹桥”比喻回家的路。
  • 拟人:“月黄风不动”中的“风不动”赋予风以静止的状态,增强了诗的意境。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古老寺庙的敬仰。

意象分析:

  • 霜霁:象征着晴朗和宁静。
  • 午羲暖:象征着温暖和舒适。
  • 潦收沙路晞:象征着干燥和清爽。
  • 束山知寺古:象征着古老和宁静。
  • 箨滑涉危屐:象征着冒险和趣味。
  • 藤钩穿密衣:象征着自然和生活的紧密联系。
  • 月黄风不动:象征着宁静和温馨。
  • 灯火虹桥归:象征着家的温暖和归途的温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霜霁午羲暖”描绘了什么样的天气? A. 阴冷 B. 晴朗温暖 C. 雨天
  2. “束山知寺古”中的“束山”指的是什么? A. 山中 B. 山外 C. 山顶
  3. “月黄风不动”中的“风不动”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宁静的山居生活,风格清新自然。

诗词对比:

  • 王维的《山居秋暝》与洪咨夔的《至节前十日游胜因寺》:两者都描绘了宁静的山居生活,但王维的诗更多地表现了隐逸的意境,而洪咨夔的诗则更多地表现了对古老寺庙的敬仰。

参考资料:

  • 《宋诗选注》
  • 《洪咨夔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