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忆昔湖阴道,边声日夜闻。
远峰明积雪,叠鼓堕层云。
未叹河山异,常忧玉石焚。
三年真一梦,相见且论文。
白话文翻译:
回忆以前在湖边的阴道,
那里的边声日日夜夜响起。
远处的山峰上积雪闪烁,
像重重的鼓声从层云中落下。
我并不感叹河山的变化,
常常忧虑玉石会被焚烧。
三年的时光就像一场梦,
相见时只想聊聊文章。
注释:
- 湖阴道:指湖边的阴凉小路。
- 边声:指边境的声音,通常是指战斗或喧闹的声响。
- 明积雪:积雪在阳光下明亮。
- 叠鼓:形容雪层的厚重,像鼓声一样叠加。
- 玉石焚:比喻珍贵的东西遭到毁灭。
- 真一梦:形容三年时光如梦般虚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韩元吉(生卒年不详),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山水风景,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社会的关怀。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韩元吉的朋友中甫兄前往淮南之际,诗中充满了对往昔的怀念与对友人的祝福,反映出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谊。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怀旧的情绪为主线,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流露,展现了诗人对过往时光的追忆与对友人的思念。首联“忆昔湖阴道,边声日夜闻”以湖边的环境引入,边声似乎在提醒着诗人那段难忘的时光。接着“远峰明积雪,叠鼓堕层云”,诗人以雪景的明亮与层云的沉重对比,展现了自然之美,也隐喻了人生的复杂和变幻。后三句则体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尤其是“未叹河山异,常忧玉石焚”,表达了对珍贵事物的担忧和对时代变迁的无奈。最后一句“相见且论文”则是诗人对友人相聚的期待,充满了温情与希望。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忆昔湖阴道:怀念过去在湖边的阴凉小路。
- 边声日夜闻:那里不断传来边境的声音,体现出诗人对往事的留恋。
- 远峰明积雪:远处的山峰上覆盖着明亮的积雪,给人以清新之感。
- 叠鼓堕层云:形容雪的厚重像鼓声般从云层中落下,丰富了视觉的层次感。
- 未叹河山异:诗人不感叹山河的变化,表现出一种淡然的态度。
- 常忧玉石焚:对珍贵事物的担忧,反映了对社会动荡的敏感。
- 三年真一梦:三年的时光就像一场梦,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 相见且论文:期待与友人的重聚,只想聊聊文学,表现出浓厚的友情。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雪与鼓声相比,形象生动。
- 对仗:全诗结构工整,语言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对友人深厚的情谊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珍视和对社会变迁的忧虑。
意象分析:
- 湖阴道:象征怀旧与宁静。
- 边声:暗示动荡与不安。
- 远峰积雪:代表纯洁与美好。
- 玉石焚:象征珍贵事物的脆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湖阴道”指的是: A. 湖边的小路
B. 湖中的小岛
C. 湖的对岸 -
诗人对“玉石焚”的担忧主要反映了: A. 对珍贵事物的珍惜
B. 对未来的忧虑
C. 对自然的热爱 -
“三年真一梦”中的“三年”指的是: A. 诗人与友人分别的时间
B. 诗人对过往的追忆
C. 诗人与自然的关系
答案:
- A
- A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
- 杜甫《登高》
诗词对比:
- 韩元吉与李白的诗歌均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但李白的作品更偏向豪放,而韩元吉则更显细腻与柔和。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