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鹊桥仙(丁卯七夕)》

时间: 2025-01-04 10:11:42

今年七夕,新秋三日,已觉凉生院宇。

吾乡风物胜他乡,那更著、莱衣起舞。

泛槎经岁,分钗半夜,往事流传千古。

独怜词客与诗人,费多少、闲言泼语。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鹊桥仙(丁卯七夕)
作者:郭应祥(宋代)

今年七夕,新秋三日,已觉凉生院宇。
吾乡风物胜他乡,那更著莱衣起舞。
泛槎经岁,分钗半夜,往事流传千古。
独怜词客与诗人,费多少闲言泼语。

白话文翻译:

今年的七夕,刚入秋的三天,已经感受到院子里凉意渐生。
我的家乡风景胜过他乡,更何况身着青莱衣裳起舞。
划着小船度过一年,半夜分钗,往事传颂千古。
我只怜惜那些词客和诗人,费了多少闲言碎语。

注释:

  • 七夕:指农历七月初七,古代中国的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
  • 新秋三日:刚刚进入秋季的第三天。
  • 凉生院宇:指庭院中已经感受到凉意。
  • 莱衣:用青莱草编成的衣服,象征清新和自然。
  • 泛槎:划小船,泛舟的意思。
  • 分钗:古代传说中,牛郎与织女相会时的情景。
  • 词客与诗人:指写词作诗的人,表达对他们的同情和理解。

典故解析:

  • 牛郎织女:源于《诗经》和《楚辞》,讲述牛郎与织女因天河相隔而无法常聚的故事,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爱情的经典传说。
  • 七夕:与牛郎织女的故事密切相关,成为中国情人节的象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郭应祥,宋代词人,擅长词作,风格清新婉约。他的作品多表现情感细腻,常以自然景物寄情。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七夕之际,正值新秋,反映了诗人在这个传统节日的思考与感受,表达了对爱情的追忆和对诗词创作的感慨。

诗歌鉴赏:

《鹊桥仙(丁卯七夕)》是一首以七夕为题材的词作,展现了诗人对秋天的感受以及对爱情的思考。开头几句通过对季节变化的描写,引出诗人内心的凉意,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气氛。诗人通过对家乡风物的赞美,表现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乡土情怀的珍惜,体现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泛槎经岁,分钗半夜”,这两句则将个人的情感与牛郎织女的故事相结合,既有对往事的追忆,也有对爱情的渴望。结尾部分“独怜词客与诗人”则体现了诗人对创作的思考,似乎在感叹那些为情所困的词人和诗人,暗示他们在真情与创作之间的挣扎与无奈。这种情感的共鸣,使得整首词不仅仅是对七夕的纪念,更是对人类情感深处的探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今年七夕,新秋三日:点明时间背景,七夕的传统与秋天的凉意相结合。
  • 已觉凉生院宇:传达出季节变化给人带来的情感变化,凉意不仅是气温的变化,更是心情的感受。
  • 吾乡风物胜他乡:表达对家乡的深厚情感,暗示家乡的美好。
  • 那更著莱衣起舞:用莱衣起舞的意象,象征着青春与活力。
  • 泛槎经岁,分钗半夜:通过牛郎织女的故事,反映时间流逝与爱情的无奈。
  • 往事流传千古:强调了爱情故事的永恒性。
  • 独怜词客与诗人:表达对创作人的同情,揭示创作的艰辛。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七夕与牛郎织女的故事比喻成爱情的象征。
  • 对仗:如“泛槎经岁,分钗半夜”,形成对称美感。
  • 象征:莱衣象征青春和爱情的清新。

主题思想:整首词通过对七夕节日的描写,表达了对爱情的向往与思考,体现了人对美好爱情的追求与对岁月流逝的感慨。

意象分析:

  • 七夕:象征爱情与团圆。
  • 新秋:象征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变化。
  • 莱衣:象征自然与纯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七夕节主要纪念的是哪对神话人物?

    • A. 孟姜女与丈夫
    • B. 牛郎与织女
    • C. 杨贵妃与李白
    • D. 朱自华与白居易
  2. 诗中提到的“泛槎”指的是什么?

    • A. 划小船
    • B. 游泳
    • C. 骑马
    • D. 徒步旅行
  3. 诗人表达对词客与诗人的怜惜,主要是因为他们:

    • A. 生活贫困
    • B. 为情所困
    • C. 作品不被认可
    • D. 失去亲人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鹧鸪天》:同样表现了对爱情的思念与感慨。
  • 辛弃疾《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表现了对爱情的热烈追求。

诗词对比

  • 李白的《月下独酌》与郭应祥的《鹊桥仙》对比:李白通过饮酒抒怀,表达孤独与对人生的哲思;而郭应祥则通过七夕的传统情感,传达对爱情的向往与对创作的思考。两者虽主题不同,但都蕴含着深厚的情感与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宋词三百首》
  • 《古诗词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