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路旁树
作者: 马戴 〔唐代〕
原文展示:
古树何人种,清阴减昔时。
莓苔根半露,风雨节偏危。
虫蠹心将穴,蝉催叶向衰。
樵童不须翦,聊起邵公思。
白话文翻译:
这棵古老的树是谁种的呢?它的阴凉已经比以前减少了。苔藓的根部露出了一半,风雨交加的季节里显得特别危险。树木的虫害侵蚀着树心,蝉声催促着树叶慢慢枯萎。砍柴的小孩不必再来砍伐这棵树,随便提起邵公的思绪。
注释:
- 古树:指岁月久远的树木,象征着历史和沧桑。
- 清阴:树木所投下的阴凉,代表生命力。
- 莓苔:一种生长在潮湿环境中的苔藓,生长在树根部,象征衰败之象。
- 虫蠹:指侵害树木的虫子,预示着树木的病态。
- 樵童:砍柴的孩子,代表自然与人类的关系。
- 邵公:指邵雍,宋代哲学家,诗中提及他,可能暗示对往事的追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马戴,字季常,唐代诗人,生活在盛唐时期,作品以描写自然与人生感悟为主,风格清新,常在作品中融入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
《路旁树》创作于唐代,正值社会动荡与自然变化频繁的时期,诗人在此时通过描写一棵古树的衰败,表达了对历史、生命的思考。
诗歌鉴赏:
《路旁树》以一棵古树为中心,通过对树木生长环境的描绘,展现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脆弱。诗的开篇便提出“古树何人种”,引发读者对生命起源的思考,紧接着描绘出树木阴凉的减少,暗示岁月的无情。紧接着,诗人通过对苔藓、虫害和蝉声的描写,逐步呈现出树木的衰败和无奈,令人感受到一种深深的惆怅。
“樵童不须翦”一句,为全诗带来一丝温暖的情感,提示人们对自然的尊重与保护,表现出一种对生命的珍视与对往事的追忆。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古树的衰老,反映了诗人对时间流逝和生死无常的深刻感悟,具有很强的哲理性和艺术性。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古树何人种:提出问题,表现对古树来源的思索,意味着对历史的追问。
- 清阴减昔时:通过对比,展现古树曾经的繁茂与现在的衰退。
- 莓苔根半露:描绘苔藓生长的状态,象征着树的脆弱。
- 风雨节偏危:暗示自然环境对树木的威胁,表现生存的艰难。
- 虫蠹心将穴:虫害侵蚀树心,象征生命的病态。
- 蝉催叶向衰:蝉鸣声催促树叶枯萎,寓意时间在无情地流逝。
- 樵童不须翦:表达对砍伐的反思,倡导保护自然。
- 聊起邵公思:提及邵公,暗示对历史和哲学的追忆。
修辞手法:
- 比喻:古树象征着历史与生命。
- 拟人:树被赋予生命,表现出情感。
- 对仗:句式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全诗围绕古树的衰败,探讨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脆弱,同时表达了对自然的珍惜与对历史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古树:象征着历史与岁月。
- 清阴:代表生命的活力与过去的繁荣。
- 莓苔:象征衰败与无奈。
- 虫蠹:暗指生命的消逝与痛苦。
- 樵童:象征人与自然的关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古树何人种”有什么寓意?
- A. 询问树的种植者
- B. 思考生命的起源
- C. 描述树的外观
-
“樵童不须翦”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砍伐的支持
- B. 对树木的保护
- C. 对砍伐的漠视
-
诗中提到的“邵公”指的是哪个历史人物?
- A. 唐代诗人
- B. 宋代哲学家
- C. 明代书法家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王维
诗词对比:
- 《静夜思》:同样表现对过往的思考与情感,但形式上更为直接,情感更为浓烈。
- 《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展现出对友人的思念,表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唐代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