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莎行·北望蝶山》
时间: 2025-01-06 12:23:5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北望蝶山,西迷凤苑。
忽忽醉里题诗满。
黄花只似去年黄,
去年人去黄花远。
雨压城荒,丘园路断。
却晴又恨公来晚。
依稀自唱古人诗,
明年此会知谁健。
白话文翻译:
向北望去是蝶山,西边迷失在凤苑。
在醉意朦胧中,诗篇满纸。
黄花依然犹如去年盛开,
而去年的故人,早已远去,只剩黄花孤零。
雨水压得城中荒凉,丘园小路已断绝。
晴天却又恨你来得太晚。
隐约自唱古人的诗,
明年这次相聚,究竟谁能继续相聚呢?
注释:
- 蝶山:指一种景致,象征美丽与思念。
- 凤苑:古代的园林,富丽堂皇,常用以形容美丽的景色。
- 忽忽:形容心情恍惚、迷离。
- 黄花: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记忆的留存。
- 公来晚:指朋友或故人来访的时机,表达对时光的无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辰翁,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著称。他的诗歌多描写自然景色与人情,常融入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作者对往事的回忆,或因季节变迁而感怀,表现出对时光流逝的惋惜与对友人的思念。
诗歌鉴赏:
《踏莎行·北望蝶山》是一首充满怀旧情感的词作。诗中通过描写北望蝶山的景象,引出对往年友人相聚的追忆。开头两句意境优美,展现了自然景色与内心情感的结合。特别是“黄花只似去年黄”,不仅描绘了自然之景,更是对过往的感慨,黄花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展现了作者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中间几句“雨压城荒,丘园路断”,则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表现出一种荒凉与孤寂。雨水的压迫感与城市的荒凉形成鲜明对比,传达出一种无奈与惆怅。接着“却晴又恨公来晚”,表达了对友人未能及时相聚的遗憾,情感愈加浓烈。
最后的“明年此会知谁健”,不仅让人想到未来的相聚,更引发对生命脆弱的思考。整首词歌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情感,反映了人生的无常与对友情的渴望,给人以强烈的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北望蝶山,西迷凤苑”:描绘北方的蝶山和西边的凤苑,设定了诗的空间背景。
- “忽忽醉里题诗满”:表达在醉意中写诗的状态,情感流露自如。
- “黄花只似去年黄,去年人去黄花远”:黄花的存在唤起对去年的回忆,体现了人去花残的无奈。
- “雨压城荒,丘园路断”:通过雨的压迫感,表现出城市的惨淡与荒凉。
- “却晴又恨公来晚”:晴天中的失落感,反映内心对友人的期待与失望。
- “依稀自唱古人诗,明年此会知谁健”:回首古人诗句,感慨未来的相聚不确定性。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黄花比作往年,反映时间的流逝。
- 拟人:雨水“压”城,赋予自然以情感。
- 对仗:整首词运用对仗工整,增强了音乐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与对人事变迁的思考,表现出对友人相聚的渴望与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传达了对生命脆弱与珍贵的深刻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蝶山:象征美好与回忆,代表诗人对过往的追思。
- 黄花:象征时间的流逝与对往昔的怀念。
- 雨:象征孤独与忧愁,营造出一种清冷的氛围。
- 丘园:代表自然的宁静与人事的变迁,呼应内心的孤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北望蝶山”中,“蝶山”象征什么?
- A. 美丽的景色
- B. 朋友的到来
- C. 时间的流逝
-
诗中“黄花”主要表现了什么情感?
- A. 对友人的思念
- B. 对自然的赞美
- C. 对时间的无奈
-
“却晴又恨公来晚”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开心
- B. 遗憾
- C. 无聊
答案:
- A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念奴娇·赤壁怀古》:同样表达对历史与时光的感慨。
- 《江城子·密州出猎》:展现对过往的怀念与英雄情怀。
诗词对比:
- 比较刘辰翁的《踏莎行·北望蝶山》和李清照的《如梦令》,两者都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但李清照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细腻,刘辰翁则通过自然景色表现更为宏观的思考。通过对比,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两位诗人在情感表达上的不同侧重。
参考资料:
- 《宋代词人研究》:对宋代词人及其作品的深入分析。
- 《古典诗词鉴赏》:提供古典诗词的鉴赏技巧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