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游山上一道观三佛寺
琳宫金刹接林峦,
一径潜通竹树寒。
是处尘埃皆可息,
时清终未忍辞官。
白话文翻译:
在山上游览时,我来到了三佛寺。这座寺庙如同琳琅满目的宫殿,与林峦相连。小径蜿蜒着,通向那寒冷的竹林和树木。在这里,世俗的尘埃都可以得到安息,但我却仍然不忍心辞去官职,心中惆怅。
注释:
- 琳宫金刹:琳宫指美丽的宫殿,金刹是金色的寺庙,形容寺庙的华丽。
- 接林峦:与山峦相连。
- 潜通:隐秘地通向。
- 竹树寒:竹子和树木在寒冷的环境中,表现出一种清冷的气息。
- 尘埃:喻指世俗的纷扰。
- 辞官:辞去官职,表达一种对官场生活的厌倦。
典故解析:
此诗体现了作者对官场的厌倦与对山野清幽生活的向往,反映了宋代士人追求清净、超脱的心态。周敦颐是著名的理学家,其作品常展现出哲理思考与自然景观的深刻互动。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周敦颐(1017-1073),字茂叔,号濂溪,宋代理学家、诗人、哲学家,主张“格物致知”,强调道德修养与学问相结合。
- 创作背景:这首诗可能是在他游览三佛寺时写的,表达了他对清静环境的向往和对官场生活的无奈。
诗歌鉴赏:
此诗描绘了游山过程中的宁静与美丽,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生活的反思。“琳宫金刹接林峦”一句,展现了寺庙的华丽以及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存,形成了一幅优美的画面。小径通往寒冷的竹林,给人以静谧的感觉,仿佛可以逃离世俗的纷扰。最后两句则揭示了诗人心中深藏的无奈,尽管身处清幽之地,却仍然无法放下官场的束缚,这种矛盾的情感使得整首诗更具深度。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第一联描绘了寺庙的华美与自然的结合。
- 第二联通过“小径”与“竹树寒”展现出幽静的环境。
- 第三联表达了诗人的内心挣扎,尽管身处宁静之地,却无法摆脱世俗的责任。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琳宫金刹”与“林峦”,形成形象的对比。
- 意象:诗中的“竹树寒”意象,象征着清幽与孤独。
-
主题思想:诗歌集中体现了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与对自然宁静生活的向往,反映了士人面对社会责任与个人理想的矛盾。
意象分析:
- 琳宫金刹:象征着美丽与和谐。
- 竹树寒:代表着清幽与孤独,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超脱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琳宫金刹”是指什么? a) 竹林
b) 寺庙的华丽
c) 世俗的喧嚣 -
“潜通”在诗中指的是什么? a) 直接通往
b) 隐秘的通道
c) 关闭的道路 -
诗人对辞官的态度是怎样的? a) 毫不在乎
b) 不忍心
c) 热切期盼
答案:
- b) 寺庙的华丽
- b) 隐秘的通道
- b) 不忍心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庐山谣》:同样表达了对自然的向往。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诗词对比:
- 周敦颐与王维的作品相比较,王维的诗歌更侧重于山水的描绘,而周敦颐则融入了更多的哲理思考和对官场的反思。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周敦颐集》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