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王景文》

时间: 2024-12-29 20:28:38

张公遂如此,海内共悲辛。

逆虏犹遗种,皇天夺老臣。

深知万言策,不愧九原人。

风雨津亭暮,辞君泪满巾。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王景文
陆游

张公遂如此,海内共悲辛。
逆虏犹遗种,皇天夺老臣。
深知万言策,不愧九原人。
风雨津亭暮,辞君泪满巾。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王景文的惜别之情。张公(张巡)在世时所做的事情,令天下人都感到悲痛和辛酸。敌人虽已被打败,但仍有人留下后代,天意却使得年老的臣子失去了一切。我深知那万言的谋略,作为一个有志之士,我不愧于九原(指的是古代的一个地方,象征忠臣)。在风雨交加的傍晚,临别之际,我的眼泪湿透了手巾。

注释:

  • 张公:指张巡,唐朝时期的忠臣,以抵抗敌人而著称。
  • 逆虏:指敌人、侵略者。
  • 遗种:留下后代。
  • 九原人:指忠臣,源自古代传说,象征忠诚与正义。
  • 津亭:指渡口或亭子,此处指送别的地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词人、诗人。他一生致力于报国,作品中常流露出对国家前途的忧虑与对统治者的批评。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背景是国破家亡的历史境遇,诗人对王景文的送别不仅是个人情感的表达,更是对当时社会政治状况的深刻反思。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送别王景文,表达了陆游对国家的忧虑与对朋友的深情。首句提到张公(张巡),点明了历史上忠臣的悲剧,使读者感受到一种历史的厚重感。诗中“逆虏犹遗种”一句,展现了敌人虽已败,但对国家的伤害仍在继续,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和民族存亡的深切关注。

“皇天夺老臣”则传达出一种无奈与悲痛,表明即使是忠臣也难逃厄运。在“深知万言策”中,诗人表达了自己的抱负与理想,尽管身处动荡之中,仍不失志向。而结尾部分“风雨津亭暮,辞君泪满巾”更是将离别的情感推向高潮,环境的变化与内心的感受形成鲜明对比,令人动容。

整首诗不仅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也渗透着浓郁的个人情感,展现了陆游对国家、朋友的深切关怀与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张公遂如此:指张巡的历史事迹与忠诚之士的命运。
    • 海内共悲辛:表明全国人民对此事的感慨与悲痛。
    • 逆虏犹遗种:敌人虽被击败,但后代依然存在,暗示着民族的痛苦。
    • 皇天夺老臣:感叹忠臣在历史变迁中遭受的不幸。
    • 深知万言策:表达诗人对国家大事的深刻理解。
    • 不愧九原人:自勉与忠诚之志。
    • 风雨津亭暮:描绘送别时的环境,增加了离别的愁苦。
    • 辞君泪满巾:直接表达离别时的悲伤。
  •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逆虏犹遗种”,比喻敌人的侵害与后遗症。
    • 对仗:全诗的句式整齐,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反映了陆游对国家的深切忧虑与对忠臣的敬仰,同时表达对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

意象分析:

  • 张公:象征忠诚与牺牲。
  • 逆虏:代表侵略者与国家的敌人。
  • 皇天:象征天命与历史的无常。
  • 泪满巾:表现离别时的悲伤与不舍。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张公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a) 李白
    b) 张巡
    c) 杜甫

  2. “逆虏犹遗种”中的“遗种”指的是什么? a) 忠臣
    b) 敌人后代
    c) 自己的后代

  3. 诗中“风雨津亭暮”的意境如何? a) 祥和
    b) 忧伤
    c) 喜庆

答案

  1. b) 张巡
  2. b) 敌人后代
  3. b) 忧伤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杜甫
  • 《送友人》李白

诗词对比: 陆游的《送王景文》与杜甫的《春望》均表现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但陆游更多地强调个体的情感,而杜甫则更侧重于国家的沧桑与历史的沉重。

参考资料:

  • 《陆游诗文集》
  • 《宋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