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溪转樵风路,林藏禹会村。
檐冰垂玉塔,山月涌金盆。
畏客常称疾,耽书不出门。
尚嫌城市近,更拟卜云根。
白话文翻译:
溪水蜿蜒曲折,樵夫走过的路上,
树林里隐藏着禹会村。
屋檐上的冰雪垂挂如玉塔,
山上的明月映照在金色的盆中。
因为害怕客人来访,我常常说自己生病,
沉迷书本不愿出门。
我仍觉得城市太近,打算再找个云端的地方安居。
注释:
- 溪转:溪水弯曲,形容自然环境的宁静。
- 樵风路:樵夫走的路,表示乡村生活的朴素。
- 林藏禹会村:禹会村是一个村落,隐喻乡村的幽静与隐秘。
- 檐冰垂玉塔:屋檐上的冰雪,形容美丽的冰雪景象。
- 山月涌金盆:山上的月光如同黄金般在盆中流淌,形容夜景宁静而美丽。
- 畏客常称疾:因为怕客人来访,常常假称生病。
- 耽书不出门:沉迷于书本,不愿意外出。
- 尚嫌城市近:依然觉得城市的喧嚣太近,想要远离。
- 更拟卜云根:更想选择居住在云端的地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词人和散文家。他一生致力于诗歌创作,作品充满爱国情怀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尤其在描写农村生活和自然景色方面独具特色。
创作背景:
《村居冬日》作于陆游晚年,反映了他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喧嚣城市的厌倦。陆游在经历了许多战乱与人生起伏后,选择隐居乡村,享受宁静的生活。此诗正是他在冬日的村居中,观察自然与生活的感悟。
诗歌鉴赏:
《村居冬日》是一首描绘冬日乡村景象的诗歌,展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全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溪水、树林、屋檐、月光等自然景物,以及诗人内心的情感。开篇两句,溪水的曲折和隐藏的村落让人感受到自然的幽静与美丽;接下来通过“檐冰垂玉塔”和“山月涌金盆”两个意象,传达出冬日里独特的景色和诗人的审美情趣。
后两句则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他因为害怕客人来访而称病,沉迷于书本,体现了他对人际交往的厌倦和对独处的珍视。最后一句“尚嫌城市近,更拟卜云根”,更是表达了他想要远离城市喧嚣,寻求一种更为宁静的生活方式。
这首诗不仅描绘了自然的美,还折射出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整体而言,陆游通过简练而富有诗意的语言,成功地营造了一种温馨而宁静的乡村氛围,令人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溪转樵风路:溪流蜿蜒,樵夫走的路,展现出幽静的自然环境。
- 林藏禹会村:树林中隐藏着一个村落,表现出乡村的隐秘与宁静。
- 檐冰垂玉塔:屋檐上的冰雪如同玉塔,形象生动,突显冬日的美丽景象。
- 山月涌金盆:山中的月光如金色的水涌动,描绘出夜晚的静谧与美好。
- 畏客常称疾:因为怕客人来访,常常说自己生病,显示出诗人对人际交往的回避。
- 耽书不出门:沉迷于书本,不愿外出,体现了诗人对静谧生活的向往。
- 尚嫌城市近:仍觉得城市的喧嚣太近,渴望远离。
- 更拟卜云根:更想选择云端的地方居住,表达对理想田园生活的追求。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檐冰垂玉塔”,将冰雪比作玉塔,形象生动。
- 对仗:如“溪转樵风路,林藏禹会村”,展现了诗的音乐性。
- 意象:运用自然景物表现情感,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
全诗围绕对乡村冬日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城市喧嚣的厌倦,反映了他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体现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人文情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溪水:象征自然的宁静与流动,代表诗人的心境。
- 樵夫:象征朴素的乡村生活,体现劳动与自然的关系。
- 冰雪:象征冬季的冷清与美丽,传达出诗人的审美情趣。
- 月光:象征宁静与思考,暗示诗人的内心世界。
- 书本:象征知识与沉思,表现出诗人对文化的热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溪转樵风路”意指什么?
- A. 乡村的繁华
- B. 自然的幽静
- C. 城市的喧嚣
- D. 人际的交往
-
诗人为何常称疾不出门?
- A. 害怕客人来访
- B. 身体不适
- C. 喜欢独处
- D. 忙于工作
-
“更拟卜云根”的意思是?
- A. 希望回归城市
- B. 渴望远离城市
- C. 想要安居乡村
- D. 追求更高的生活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王维《鹿柴》
- 孟浩然《宿业师山房待丁大士》
诗词对比:
- 陆游《村居冬日》 vs 王维《鹿柴》:
- 陆游的诗描绘了冬日的静谧与对田园生活的向往,而王维则通过“空山不见人,唯闻鸟鸣声”表达了深山的幽静。二者在意境上有相似之处,均体现了对宁静生活的追求,但陆游更加强调个人的情感与对城市的厌倦,而王维则更侧重于自然的无言之美。
参考资料:
- 《陆游诗集》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宋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