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云孚上座求诗》

时间: 2025-01-19 15:51:45

老人痴钝避嫌猜,终日柴门闭不开。

堪笑山僧能好事,乞碑才去觅诗来。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法云孚上座求诗
老人痴钝避嫌猜,
终日柴门闭不开。
堪笑山僧能好事,
乞碑才去觅诗来。

白话文翻译

法云孚上座向我求诗,
那位老人因愚笨而避嫌猜忌,
整天家门紧闭,无法打开。
真可笑,那位山僧竟然能做好事,
为了求碑,我刚去外面寻求诗篇。

注释

  • 法云孚:法云是一个人的名字,孚上座是对他的称呼,意为尊敬的僧人。
  • 痴钝:指愚笨、迟钝。
  • 避嫌猜:为了避免被猜疑而采取的防范措施。
  • 柴门:柴火的门,象征着贫穷和隐居。
  • 堪笑:值得一笑的意思。
  • 山僧:指隐居于山中的和尚。
  • 乞碑:求取碑文,这里引申为求诗的意思。
  • 觅诗来:寻找诗歌。

典故解析

这首诗并未直接引用古代典故,但“山僧”作为隐士的代表,反映了当时士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诗中提到的“乞碑”可以与古代书法或碑刻的追求相联系,表现出对文化与艺术的重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军事家。他一生创作了大量诗歌,擅长描绘山水、抒发胸怀,作品多反映爱国情怀与个人理想。陆游的诗风豪放,常以直抒胸臆著称。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陆游晚年,表现了他对生活的感悟与对当时社会的思考。诗中提到的老人和山僧,或许是对当时社会人情冷漠与隐士生活的反思,展现了他对人际关系的深刻洞察。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的手法,展现了作者对人性、社会和人生的思考。开头两句描绘了一位老人因愚笨而避嫌的情景,暗示了社会中普遍存在的猜疑与冷漠。这种状况使得人们在生活中变得更加谨慎和孤立,选择闭门不出,反映了一种无奈的生存状态。

而接下来的两句则转向山僧,表现出一种反讽。山僧在这种环境中却能“好事”,不仅体现了他乐于助人的精神,也显现出他在这种闭塞的环境中自得其乐。最后一句“乞碑才去觅诗来”则是对生活的积极应对,尽管外界环境艰难,仍然追求文化和艺术的理想。

整首诗情感复杂,既有对人世间冷漠的无奈,也有对文化追求的坚持,显示出陆游作为一个诗人的深厚内涵与人文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老人痴钝避嫌猜:描述一个老人的状态,因其愚笨而选择避开可能的猜忌,反映了人际关系的复杂。
  2. 终日柴门闭不开:强调老人的闭塞,象征着他对外界的封闭与孤独。
  3. 堪笑山僧能好事:引出山僧,反映出在这种环境中,仍有人能够保持善良与乐于助人。
  4. 乞碑才去觅诗来:转折,表现出在追求诗歌的过程中,仍有希望与向往。

修辞手法

  • 对比:老人和山僧的形象形成鲜明对比,突出诗的主题。
  • 讽刺:通过“堪笑”一词,表现对社会现象的批评。
  • 象征:柴门象征封闭的生活状态,山僧则象征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人际关系冷漠的批判与对文化追求的赞美,展现了作者在困境中坚持理想的精神。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老人:象征着传统的守旧与封闭。
  • 山僧:象征着自由与理想,代表追求文化的精神。
  • 柴门:象征着贫困与闭塞,反映社会的冷漠。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山僧”代表了什么? A. 封闭的生活
    B. 追求文化的精神
    C. 社会的冷漠
    D. 以上都不是

  2. 填空题:诗中老人因__而闭门不出。

  3. 判断题:整首诗表达了对人际关系的满意。 (对/错)

答案

  1. B
  2. 痴钝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可以将陆游的这首诗与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进行比较。两者皆关注人情与自然,但陆游在诗中更加强调社会的冷漠与自我的追求,而白居易则更多地抒发对离别的感伤与自然的赞美。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陆游诗文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