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游长真寺》

时间: 2025-01-17 10:03:20

同到长真寺,青山四面同。

鸟啼花竹暗,人散户庭空。

蒲涧千年雨,松门午夜风。

旧游悲往日,回首各西东。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重游长真寺
作者: 戴叔伦 〔唐代〕

同到长真寺,青山四面同。
鸟啼花竹暗,人散户庭空。
蒲涧千年雨,松门午夜风。
旧游悲往日,回首各西东。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再次游览长真寺的情景。四面环山,青山环绕。鸟儿在啼叫,花儿和竹子在幽暗中摇曳,游人已散去,庭院显得空荡荡的。蒲涧的水经过千年的雨水滋润,松树门前的风在午夜轻轻吹拂。回想起以前的游玩,感到无比惆怅,回首望去,往日的情景已随风而去,大家也各自朝着不同的方向而去。

注释

字词注释

  • 长真寺:寺庙的名称,是唐代著名的寺院之一。
  • 青山:形容山色苍翠。
  • 鸟啼:鸟儿鸣叫,常用来形容自然景色的生动。
  • 花竹:指花朵和竹子,代表美好的自然景色。
  • 蒲涧:指蒲草旁的小溪,意指水流的地方。
  • 千年雨:形容水流经过长时间的洗礼,表现出悠久的历史。
  • 松门:松树围绕的门,给人一种清幽的感觉。
  • 午夜风:夜晚的风,增加了神秘和宁静的氛围。

典故解析
这首诗未涉及特定的历史典故,但从“旧游悲往日”的情感表达来看,反映了对往昔的怀念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常见于古代诗人的作品中。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戴叔伦(约大中至贞元年间),字宗道,号岘山,唐代诗人,擅长五言诗,诗风清新淡雅,常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慨。

创作背景
诗作写于戴叔伦重游长真寺时,表达了他在岁月流逝中对往昔的追忆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长真寺作为一个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融的地方,给了他丰富的情感和灵感。

诗歌鉴赏

《重游长真寺》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首联“同到长真寺,青山四面同”,写出自然的和谐与静谧,山环水绕的景象令人心境宁静。接下来的“鸟啼花竹暗,人散户庭空”,则通过对比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疏离感,营造了空灵寂寞的氛围,这种对比使得后面的情感更为深沉而真切。

在“蒲涧千年雨,松门午夜风”中,诗人用意象描绘出一个时间悠远的场景,水流经千年,松门在午夜的风中摇曳,仿佛在诉说着时间的流逝与岁月的沧桑。最后“旧游悲往日,回首各西东”,则是诗人情感的高潮,充满了对往昔游乐时光的怀念与对人生无常的叹息。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自然与人生的关系,给人以启示与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同到长真寺:表明诗人与友人一同到达寺庙,带有亲切感。
  • 青山四面同:再现了长真寺四周被青山环绕的景象,表现出自然的包围感。
  • 鸟啼花竹暗:鸟鸣声和花竹的幽暗交织,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
  • 人散户庭空:人们已经散去,庭院显得空荡,表现出孤独感。
  • 蒲涧千年雨:蒲涧的水经过千年的雨水,体现了时间的久远。
  • 松门午夜风:夜晚的松门在风中轻轻摇曳,给人一种神秘的感觉。
  • 旧游悲往日:对曾经游玩的怀念与惆怅,情感浓厚。
  • 回首各西东:回首往昔,各自散去,表现出对人事变迁的感慨。

修辞手法

  • 对仗:首联与末联形成对称,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拟人:将“风”描绘得似乎有情感,使得景物更具生动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长真寺的描写,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人与人之间疏离的惋惜,主题深刻而富有哲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青山:象征着宁静与永恒。
  2. 鸟啼:代表生命的活力与自然的美好。
  3. 蒲涧:象征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积淀。
  4. 松门:象征着静谧与隐逸的生活方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
    长真寺中“青山四面同”的意思是:
    A. 山峰高耸
    B. 山环绕四周
    C. 山色苍翠
    D. 山与水相连

  2. 填空题
    诗中“旧游悲往日”的意思是:___

  3. 判断题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往昔的怀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叹。 (对/错)

答案

  1. B
  2. 对曾经玩耍时光的怀念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鹿柴》
  • 孟浩然的《春晓》

诗词对比

  • 戴叔伦与王维的作品都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但戴叔伦更多表达了对往事的惋惜,而王维则更侧重于自然与人内心的和谐。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戴叔伦诗歌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