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除夜吟 鼕鼕夜漏严军鼓,鼓声入云云欲舞。 寒风奰屃顽无声,野色埋光暗尘土。 梅花随腊散胡笳,胡笳晓色明春圃。 春风直莫媚新声,声断梅花还作主。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深夜的鼓声在严冬的夜漏中回响,鼓声穿透云霄,云似乎也要随之起舞。 寒风猛烈而无声,野外的景色被掩盖,光线暗淡,尘土也显得黯淡无光。 梅花随着腊月的结束而散落,胡笳的声音在黎明时分照亮了春园。 春风不必去迎合新的声音,即使声音中断,梅花依然是主角。
注释: 字词注释:
- 鼕鼕:形容鼓声。
- 夜漏:古代计时器,此处指深夜。
- 奰屃:猛烈的样子。
- 胡笳:古代北方民族的一种乐器。
- 春圃:春天的园子。
典故解析:
- 梅花随腊散胡笳:梅花在腊月结束时凋谢,胡笳声响起,象征春天的到来。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曹勋(1098-1174),字公显,号松隐,南宋初年著名诗人,其诗风格清新,多写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此诗创作于宋代,具体背景不详,但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冬夜的深刻感受和对春天的期待。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一个寒冷的冬夜,作者听到鼓声和胡笳声,感受到寒风和梅花的变化,从而引发了对春天的期待和对自然变化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冬夜的鼓声、寒风、梅花和胡笳声,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变化的敏感和对春天的期待。诗中“鼕鼕夜漏严军鼓”和“鼓声入云云欲舞”描绘了冬夜的鼓声,给人以震撼和动感。而“寒风奰屃顽无声”则通过对比,突出了寒风的猛烈和无声。梅花和胡笳的描写,则预示着春天的到来,表达了作者对新生的期待和对自然循环的感慨。整首诗语言凝练,意象丰富,情感深沉,展现了作者对自然和生活的深刻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鼕鼕夜漏严军鼓”:描绘深夜的鼓声,给人以紧张和震撼的感觉。
- “鼓声入云云欲舞”:鼓声穿透云霄,云似乎也要随之起舞,形象生动。
- “寒风奰屃顽无声”:寒风猛烈而无声,突出了冬夜的寂静和寒冷。
- “野色埋光暗尘土”:野外的景色被掩盖,光线暗淡,尘土也显得黯淡无光。
- “梅花随腊散胡笳”:梅花在腊月结束时凋谢,胡笳声响起,象征春天的到来。
- “胡笳晓色明春圃”:胡笳的声音在黎明时分照亮了春园,预示着春天的到来。
- “春风直莫媚新声”:春风不必去迎合新的声音,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本真的追求。
- “声断梅花还作主”:即使声音中断,梅花依然是主角,强调了梅花在自然中的重要地位。
修辞手法:
- 比喻:“鼓声入云云欲舞”中,将鼓声比喻为能使云起舞的力量。
- 拟人:“云欲舞”中,赋予云以人的动作,形象生动。
- 对仗:“鼕鼕夜漏严军鼓,鼓声入云云欲舞”中,前后句形成了对仗,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冬夜的鼓声、寒风、梅花和胡笳声,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变化的敏感和对春天的期待。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循环的感慨和对新生的期待,强调了自然本真的美和生命的坚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鼓声:象征着力量和震撼。
- 寒风:象征着冬夜的寒冷和寂静。
- 梅花:象征着坚韧和新生。
- 胡笳:象征着春天的到来和新的开始。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鼕鼕夜漏严军鼓”描绘的是什么声音? A. 风声 B. 鼓声 C. 胡笳声
- “梅花随腊散胡笳”中的“胡笳”象征着什么? A. 冬天的结束 B. 春天的到来 C. 夏天的开始
- 诗中“春风直莫媚新声”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态度? A. 对新声的排斥 B. 对自然本真的追求 C. 对春天的期待
答案: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安石《梅花》:通过描绘梅花,表达了坚韧不拔的精神。
- 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通过冬夜读书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知识的追求和对生活的感慨。
诗词对比:
- 与王安石的《梅花》相比,曹勋的《除夜吟》更注重对自然变化的描绘和对春天的期待。
- 与陆游的《冬夜读书示子聿》相比,曹勋的《除夜吟》更注重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曹勋的多首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宋代诗词鉴赏辞典》:提供了对宋代诗词的详细解读和鉴赏。